预期趋乐观大盘股料走强
- 发布时间:2015-03-09 00:30:38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王文举
春节后的基本面改善状况是低于预期的,再结合近期大盘指数的弱势,目前市场上最主要的担心是:国内货币政策放松以来,似乎对基本面改善的效果微乎其微,这会不会导致市场驱动因素从分母过渡到分子,疲弱的基本面会压垮市场,引发一次时间和空间都很大的调整?
大家的担心源于追溯历史——2008年和2012年的案例最容易被拿来比较。2008年的经验使“政策底-股市底-经济底”的投资模式深入人心,给大家留下的经验便是“只要货币政策宽松了就可以左侧布局股市了,等到经济确认改善再买股票就晚了”。但2012年的货币宽松周期颠覆了投资者的前期经验,并给大家留下了新的经验:“政策宽松了之后还要看政策到底有没有效,如果政策放松没有带来经济回升,那么股市还会下跌”。
回顾去年11月以来的货币政策放松,除了第一次降息带来市场大涨之外,接下来的降准和降息,大盘指数均表现弱势。这使得大家更加愿意把2012年的经验放到现在来类比,因此很多投资者认为去年第一次降息带来了股市的估值提升,“分母因素”是当时市场的主导;但接下来如果政策放松没有带来基本面改善,那么“分子因素”将成为市场的主导,并对大盘指数形成压制。
但在2008年、2012年以及本轮货币宽松周期,每一次面临的大时代背景都不一样——2008年是“增量经济”模式下的货币宽松周期,2012年是从“增量经济”向“存量经济”转轨的“下台阶”阶段,而本轮货币宽松周期已处于“存量经济”格局之中。因此,在窄幅波动的“存量经济”格局下,分母因素可能长期占据市场的主导。
再往回看,也许1996-1999年的货币宽松周期和现在更有相似性,关键词为低通胀、弱基本面、长期货币宽松、改革深化,而目前我们正处于新一轮改革深化期。如果回顾1996-1999年的经验,那么又会得到和2008年、2012年完全不同的结论:首先,当时“股市底”领先于“政策底”:1996年5月才首次降息,但大盘指数从1996年年初便已开始企稳反弹;其次,当时“经济底”最后出现,且“经济底”出现后货币政策不再放松(1996年货币政策才开始放松,但1999年11月工业增加值才出现见底回升,此后货币政策也不再宽松);再次,股市在“经济底”出现后继续上涨,直至2001年“减持国有股充实社保方案”出台后开始进入熊市。从1996-1999年整个阶段的经验来看,持续的货币政策宽松带来了股市的长期趋势向上(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有两次明显调整,分别是1996年12月“第十二道金牌”带来股市1个月下跌30%,以及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带来股市2年的震荡)。
我们认为目前国内的股市环境和1996-1999年非常类似,同时又面临比当时更好的政策监管环境和国际环境。因此,我们认为此时应该对市场更加积极一些!就风格上来看,我们倾向于风格会再次从小盘股回到大盘股,推荐化工、煤炭、有色等价格敏感型的传统行业。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