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迎来政策窗口期
- 发布时间:2015-01-16 00:30:54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张恒
1月15日,多只京津冀一体化概念股表现抢眼,宝硕股份、首开股份、唐山港涨停,廊坊发展、金隅股份、华夏幸福、天房发展、河北钢铁等股价涨幅居前。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提出已近一年,广发证券认为,从现在开始的一个月左右时间,将是京津冀一体化相关政策出台的重要时间窗口。未来京津冀整体规划将实现“分进合击”,既涵盖京津冀整体的一体化,又注重各个区域的功能化,最终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随着相关政策出台,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将进入实质性阶段。
交通一体化先行
京津冀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先行。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包括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多个方面,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方了解到,目前这些方面都在稳步推进中。
北京铁路局已经开行燕郊站至北京站动车组临客列车,北京轨道交通平谷线规划方案已上报国家发改委,京津冀三省市政府还与铁路总公司签署协议,拟成立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加快京津冀城际铁路网建设。业内人士指出,行政区划是目前交通一体化的最大障碍,组建投资公司,由统一的投资主体统筹推进城际铁路建设,可以突破现有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建设模式,有利于形成统一的线网和市场,有利于建立以市场为平台的新型政府间关系。
京津冀三地之间的“断头路”问题由来已久,在交通部的指导下,京津冀三地正在加快打通断头路。机场建设方面,北京新机场已经开工建设,投资约800亿元,项目工期为五年。港口方面,河北省已经提出,加快沿海港口转型升级,强力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明确了港口发展目标,今后将重点建设以唐山港为中心、黄骅港和秦皇岛港为两翼的现代化综合性港群体系。
产业对接早已开始
产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这其中又以河北的产业发展最为关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指出,京津冀应通过产业链的合理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差别化发展,使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北京应主动“瘦身”,积极调整疏解转移一部分功能,发挥好科技、人才、国际交往的优势,提高新技术的研发能力和水平,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河北可以利用好地域空间、资源环境、人力资源等优势,将京津两地更多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河北发展新的产业应与现有的产业相结合,积极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实现产业技术升级,使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天津可以利用港口、商贸的优势发展好物流、国际商贸等等,要通过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的分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夯实产业基础。
事实上,河北和天津与北京产业方面的对接早就已经开始。如保定正在规划建设290平方公里的白洋淀科技城,科技城与北京中关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建成保定中关村科技产业化基地。北京大红门地区相关产业已经确定前往保定白沟新城,北京市西城区政府与廊坊也签署了协议,明确提出双方将共同打造现代化物流园区、专业批发市场和产业转型基地等。
广发证券认为,一体化与功能定位是京津冀的两大关键词,两者密不可分,各个区域必须要有自身的功能定位,才能实现更好的一体化协同发展,而一体化的建设本身也在为实现各区域定位打下坚固基础。从产业发展来说,廊坊、唐山将受益于京津冀的中部优化调整,保定将受益于京津冀的南部制造业发展,唐山将受益于京津冀东部滨海临港产业发展。
金融一体化持续推进
研究和落实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税收措施,成为国家税务总局2015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透露,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正在拟定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利益分享机制,北京也要研究和健全调整疏解与稳固增长的平衡关系评价指标体系。
京津冀在利益共享方面已经做出一些探索。去年10月,三地国税、地税局联合签订京津冀《税收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各方要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合作,协调区域税收利益。
京津冀协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资金支持,京津冀金融的协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和天津已表示深化金融合作,支持开展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重点的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北京和天津提出,鼓励双方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为两地重点合作项目和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广泛金融支持。共同推动在区域要素市场、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统一征信体系建设、金融信息共享、区域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河北省政府去年12月下发的《关于加快金融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金融服务,促进设立京津冀开发银行,重点支持回报期较长的基础设施及其他重大项目。
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牛文元建议:在京津冀,创建土地银行,共管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交易、土地流转、土地筹资、级差地租以及有关土地本身空间分布方面的一些资金的流转和资金的积累;发行基础设施开发债券,成立原材料期货市场。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