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仍将砥砺前行
- 发布时间:2016-03-07 03:22:31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陈莹莹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启动投贷联动试点。
实际上,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国的金融改革已然大迈步,多点齐发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2015年迈出关键性一步;存款保险制度正式落地;人民币也成功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民营银行、融资担保和金融租赁等行业改革发展等指导意见出台,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已基本进入常态化;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和消费金融公司试点也推广至全国等。截至目前,已有5家民营银行、7家民营金融租赁公司、33家民营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和2家民营消费金融公司开业。
展望2016年,我国的金融改革仍将砥砺前行,尤其是作为中坚力量的银行业,其改革步伐更加让人期待。比如,曙光初现的金融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望在2016年持续发力。银行业混改“落子”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的大型商业银行治理机制、优化股权结构,更好发挥董事会、高管层和监事会作用。尤其是随着民营资本对于金融银行业的不断参与,更加能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当中的决定性作用。
又如,投贷联动试点不仅仅是银行业重要的转型发展机遇,更加是金融业支持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环。通过这种“股权+债权”的金融服务模式,支持创业期的小微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既可以解决银行服务科技型小微企业收益风险不匹配问题,又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为充沛的金融活水。
但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监管部门在给金融改革预留创新发展空间的同时,风险底线是绝对不能放松的。随着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深入推进,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行业迅猛发展,金融监管部门要对现有各类金融机构进行全方位加强,也有必要对金融创新活动进行引导。比如,健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逆周期资本监管制度建设,提高系统性风险的预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处置和破产法律体系等。与此同时,也要考虑宏观审慎,形成较好的激励机制,提升中国金融行业、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不难发现,在最近几年,金融监管部门对于金融创新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包容和发展空间。比如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经过几年的快速生长,已然走在了世界前列,但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转型“阵痛期”,非法集资、平台跑路等问题也频频爆出。而考虑到金融风险具有扩散性、传染性等特点,金融领域的风险底线决不能松。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既对互联网金融行业本身提出了要求,也在考验着金融监管部门如何平衡“创新和风控”的智慧。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