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季末流动性紧而难“荒”

  • 发布时间:2015-09-25 00:30:28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张勤峰

  季末渐近,受监管考核与长假双重因素影响,货币市场谨慎预期有所升温。同时,银行体系备付金不富裕,近期货币市场流动性呈现时紧时松的紧平衡格局。市场人士指出,多种因素叠加,增添了短期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不过,央行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态度明确,不会放任流动性出现异常波动,近期已适时适量调整了流动性投放力度,且调整部分流动性监管措施等也有利于平滑流动性波动。总体上看,季末流动性出现超预期紧张的可能性很小。

  谨慎情有可原

  又到季末时节,货币市场流动性的受关注程度也随之规律性地上升。尽管PMI等指标揭示的经济景气状况仍不乐观,但债券收益率连日来陷入牛皮格局,连持续火热的一级市场债券招投标也略有降温迹象,这背后,市场担忧季末的流动性波动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近期银行间货币市场上,资金供求大致均衡,但也显示出不太稳定的一面。以质押式回购为例,自进入9月下半月以来,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以盘整为主,波动不大,但资金交易员反馈表明,拆借短期资金并不十分容易,在需求集中增加的同时,供给不稳定,造成隔夜资金时盈时缺。此外,14天、21天乃至1个月等中长期限的跨季资金逐渐受到关注,需求上升,成交放大,利率水平也水涨船高。

  市场人士多以“紧平衡”来描述当下流动性环境,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有两点:一是银行体系超额备付金比例下降,二是谨慎情绪促使机构采取更为审慎的流动性管理策略。

  据机构测算,7月底金融机构超储率已降至2%左右。金融机构超储率下降,除因资产配置导致的自然消耗外,与央行外汇占款投放出现持续明显净减少有很大关系。数据显示,8月央行和金融机构口径外汇占款余额均出现大幅减少。虽然央行在8月及9月初通过多种手段释放大量流动性,但除去降准及中期借贷便利释放的是较长效流动性以外,其他工具主要起临时调剂作用,通过自然到期已大部分实现回笼。综合考虑外汇占款变动情况,8月以来银行超储率应没有明显上升。超额备付金决定银行的正常支付清算能力,是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核心观察指标之一。当前不高的超储率,不仅意味着资金价格承受上行压力,并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抗冲击能力下降,波动性可能上升。

  同时,近期多种潜在不利因素的影响,增添了短期流动性的不确定性。临近季末,监管考核因素的影响难以回避,9月底又适逢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居民取现需求增多,都增添了机构流动性管理的难度。此外,外汇市场波动尚未完全平息,美元摆脱升息后延的阴影后重新走强,以及中国经济数据仍乏善可陈,使得人民币汇率阶段下行压力难以彻底消除,资本流动对本币流动性的影响在现阶段可能是负面居多。本身超储率已不高,加上短期流动性不确定性增加,机构更有必要采取审慎的流动性管理策略,这意味着在正常的支付清算需要之外,预防性的资金储备可能增多,可能会加大流动性波动。

  当前情况下,流动性波动加大或出现短时紧张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机构预期偏谨慎在情理之中,然而,对流动性过度悲观大可不必。(下转A02版)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