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深化就业领域体制改革 实现稳定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 发布时间:2015-07-27 00:26:56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

  今年上半年,我国就业形势基本稳定,1-6月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失业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招工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吸纳就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对于产业转型任务较重的东北地区、资源和环境压力较大的山西和河北以及出口需求疲弱的东部沿海省份,失业或半失业现象比较严重。下半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国际经济复苏进程停滞不前,将给我国就业带来一定压力,而科技革命带来就业岗位增加,宏观调控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将缓解“就业难”问题,预计全年能够超额完成新增1000万人就业的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5%以下。为了更好地促进就业创业,需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大扶持力度、引导产业转型、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一、就业情况保持基本稳定

  部分区域面临较大压力

  今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速延续缓中趋稳态势,全国GDP增长速度为7.0%,同比放缓0.4个百分点,与2014年下半年相比降低0.3个百分点。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加大,保持就业形势的稳定,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旨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稳增长、保就业”措施。在这些措施的作用下,上半年就业情况总体保持基本稳定,“招工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重点群体就业维持平稳态势,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淘汰过剩产能和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较重的地区和部分东部沿海省份则面临较为严峻的就业问题。

  (一)就业总体情况保持稳定

  今年1-6月,我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比2014年同期减少19万人。一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与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0.03个百分点,比2014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5月末,全国65个大中城市调查失业率为5.1%,比4月份末有所下降,其中非农户籍失业率和青年失业率降幅较大。企业用工仍在增加,二季度末,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17449万人,比2014年同期增加46万人,同比增长0.3%。以上情况说明,虽然相比于去年同期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有所下降,但是由于上半年的经济增速低于2014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因此可以说就业形势总体是稳定的,失业率和企业用工数据的变化同样反映出就业形势平稳的现象。

  (二)招工难问题得到较大缓解

  与往年春节后出现的“招工难”和“就业难”问题并存相比,今年一季度的“招工难”问题得到了较大缓解。首先,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本地企业的用工需求上升,以前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选择就近就业。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为17436万人,仅比2014年同期增加18万人,同比增幅大幅放缓至0.1%。其次,中西部地区的本地企业纷纷提高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吸引了众多外地务工者回流。第三,企业的招聘途径更加多元化,出现了大量老员工从家乡带新员工的现象,也解决了部分企业的新增用工需求。

  (三)重点群体就业维持平稳态势

  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增加22万人,为历史之最。教育部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0%以上,2015年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维持在上年水平。上半年,20-24岁大专以上文化人员(主要为近年毕业大学生)的失业率在波动中下降,6月份降至7.7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1-5月,全国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33万人,比2014年同期减少1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0万人,比2014年同期减少约3万人。如果与失业率指标下降对照来看,不论是大学生群体还是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情况基本稳定。

  (四)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0.6%,比2013年上升2.1个百分点,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明显增强。今年上半年,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9.5%,比2014年同期的47.4%提高了2.1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的进一步提升,为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提供了条件。根据近两年数据测算,三产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创造约100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出约50万。近年来,随着网店、微商、网购快递等网络创业就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服务业内部的就业结构也在发生明显变化,更加增强了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五)转型任务较重地区就业形势严峻

  2015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下滑较为明显,由此带来的失业问题也比较严重。据《沈阳市2015年一季度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显示,一季度就业专业人员和在业人员求职比例明显增加,达到10.53%,比2014年同期上升3.72个百分点。上半年,东北地区省会城市平均失业率在7%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造成员工实际上处于半失业状态。对于山西和河北而言,由于支柱产业煤炭、钢铁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经济增速下滑明显,许多企业面临破产倒闭风险,使就业出现危机。并且由于环保压力,当地面临产业结构转型,需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由此产生的人员安置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地区的失业率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个百分点左右。

  (六)东部沿海部分地区就业问题凸显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总体形势偏弱,1-6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1.53万亿元人民币,比2014年同期下降6.9%。其中,出口增长0.9%,进口下降15.5%。出口受到海外需求不振和我国出口产品传统竞争优势逐渐丧失的不利影响,连续三个月出现萎缩。受外贸形势总体不利的影响,东部沿海部分地区企业面临生存困境。例如,山东省是我国对日及对韩贸易的主要省份,受到韩国和日本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山东省内许多企业面临出口订单减少、出口贸易量下滑的情况,由此导致企业开工率不足、利润下滑甚至裁员等现象。

  二、下半年就业形势将维持稳中略降

  预计2015年下半年,我国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依旧较大,国际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并影响国内出口企业的生产,这些因素对就业构成威胁,有可能引发失业问题,而技术进步和科技革命则将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此外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促进就业创业政策的逐步落实将对就业形势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就近期情况来看,我国经济仍处在一个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阶段,新旧动力的转换在进行之中,新动力还难以对冲传统动力下降的影响,以至于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23.7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11.5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全年实现7%的经济增长目标有一定难度,对就业将产生相应影响。

  (二)国际经济复苏进程缓慢

  世界银行6月10日发布的最新报告称,2015年全球经济的停滞程度超乎预期,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为2.8%,较1月份的预期值低0.2个百分点,连续5年低于3%。其中美国预期增长2.7%,调低0.5个百分点;日本预期增长1.1%,调低0.1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国家方面,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均有所下调。

  (三)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比例持续下降,2014年15-59岁人口比2013年减少了371万人,所占比例进一步降至68.0%,分别连续第三年和第四年下降,虽然缓解了劳动力就业矛盾,但也对经济发展形成制约。

  (四)技术进步和科技革命带来新增就业机会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创新,网店、微商、众创空间等新型的创业就业形势蓬勃发展起来。据统计,2014年全国网络创业就业的总体规模已接近1000万人。今年6月份全国创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比1月份上升了0.11个百分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新就业形态的不断涌现,将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五)宏观调控政策力度不断加大

  2015年以来,我国出台了多项旨在促进就业、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全方位、多手段地解决就业问题。主要有: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创新的指导意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月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为了给企业和员工进一步减轻负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发布了《关于调整失业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以上政策的推行,将有力地激发劳动者就业创业的热情。

  (六)全年就业指标预测

  综合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预计下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将维持上半年稳中略降的趋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将达到1300万人左右,比2014年减少22万人,但将超额完成全年1000万人的目标;失业率将继续维持基本稳定,登记失业率将在4.0%-4.1%之间,低于全年4.5%的预期目标,调查失业率也将稳定在较低的水平上;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将继续下降,将降至67.4%上下;劳动力供求形势将继续保持宽松状态,求人倍率将保持在1.10以上;受累于外贸疲软、环境压力、产业转型、产能过剩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省份和地区仍将面临突出的失业问题;而随着劳动力总体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劳动者福利的不断改善和劳动者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深化就业领域体制改革

  提升大众创业的信心

  为了进一步做好未来的就业工作,实现稳定就业和更高质量的就业,需要深化就业领域体制改革,革除机制障碍;需要加大扶持力度,提升大众创业的信心;积极引导产业转型,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不断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提高劳动者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完善就业统计

  针对现有统计体系无法覆盖农民工和网络就业的情况,改革现有就业统计制度,让就业统计覆盖最广泛的人群。同时,改革现有就业统计指标的搜集方法,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就业情况。要在现有社会保障、劳动保护和职工薪资统计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系列的就业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充分利用网络大数据掌握劳动者最真实的社会舆情,作为对政府就业创业政策反馈和改进的参考。

  (二)深化体制改革

  要去除各种制度性障碍,从根本上解决政府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加强就业政策与产业、贸易、财税、金融政策的协调,加强就业政策与教育培训、社会保障及其他社会政策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政策促进就业的效力。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全面落实鼓励劳动者创业的扶持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强化创业培训,完善创业服务,大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并完善权威的就业信息传播网络,减少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三)加大扶持力度

  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做好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统筹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各类群体就业工作。建立健全互联互通的劳动力供需信息平台,提供及时便捷、覆盖全国的就业信息服务。加强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推动创业型城市和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优化创业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四)引导产业转型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更要关注民生,保障就业。要通过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使其释放出更多的就业岗位。要找到产业转型升级与保障就业的均衡点,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要建立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新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将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充分就业的战略重点。

  (五)提升就业能力

  职业培训要顺应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水平和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要求,特别要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包括推广订单式培训、校企合作等等,也要积极开展新型学徒制的培训。组织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下岗失业人员的转业转岗培训,提高他们的再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建立高水平、专业、全职的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同时落实好职业培训补贴,合理确定职业培训补贴标准。

  组长:祝宝良

  成员:王远鸿牛犁李若愚闫敏徐平生刘玉红张前荣刘鹏胡祖铨邹蕴涵陈彬

  执笔:陈彬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