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蓝筹涨势趋缓 成长分化加剧

  • 发布时间:2015-01-24 00:30:34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蓝筹板块涨势趋缓

  中国证券报:两融风控增强之后,市场将会发生什么改变?金融股、基建股等前期表现强势的板块将会如何演绎?

  王胜:两融风控加强,而两融的主要标的为大盘蓝筹,加之蓝筹的估值相比于2014年10月底已有明显提升,强周期PE/申万重点公司PE已经达到历史平均数附近,基本完成估值修复,要有更多增量资金或经济超预期才能推动蓝筹估值继续修复到中枢水平。因此,前期强势的金融、基建股快速上涨阶段已过,进入高位宽幅震荡,但全年仍有机会。

  先看金融股,一方面,降息降准等货币宽松预期仍在、未来修改证券法和商业银行法等金融改革推进,还有员工持股等国企改革方案提振,金融股不缺催化剂;另一方面,从估值来看,不管是横向比较、历史比较还是全球比较,金融股估值修复仍未结束,还有一定空间。值得警惕的是,前期部分金融股的暴涨已部分反映这些预期,因此投资者不可盲目追涨,在震荡市中寻找更好的低位建仓机会。而基建股主要受益于“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政策催化,实质业绩尚需时间体现,下一次大涨需要丝路基金启动、大型项目中标或开工等政策催化剂落地。

  张旭欣:两融事件的冲击是一个短时事件冲击,对于市场趋势不构成大的影响。一方面,该项政策只是限制新开户,总体上对于融资余额影响有限。另一方面,两融风控增强主要是想避免上次降息后资金流入股市令融资成本不降反升的情况重现,结合两融事件和对委托贷款的加强监管,政策面希望给未来的货币政策打下好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两融风控的增强反而是一个利好信号。因此,前期强势的金融股和基建股不会陷入大的调整,只是涨幅趋缓。首先必须确认的是,一季度流动性历来较好,而且这次还有政策宽松的配合,可以说现在宏观面的特征就是流动性好于基本面。其次在流动性主导时期,资金的配置考虑风险收益比,低估值的标的应该更加受益,因此“一带一路”这样的“低估值”也更应得到青睐。

  孙建波:本轮行情在性质上是一次“估值回归”。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个层面,上涨本身是合理的,上证50指数成分股的整体估值从7.5倍上升到11.5倍;疯狂的一面是,资金推动得太快,尤其是杠杆交易发挥巨大的作用,而且形成很强的牛市预期。但估值回归是有限度的,估值回归之后市场仍将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经济并没有进入“新繁荣”,而是仍处在改革和整顿过程当中。这是我们对于当前行情的基本认识。今后大盘股可能会逐渐回到一个相对平静的状态,前期强势的金融股、基建股在估值回归到位后将在新的中枢演绎震荡行情。

  成长股分化演绎

  中国证券报:本周成长股趁机强势崛起,其中创业板经过连续攀升后连创历史新高,如何看待成长股?这种情况能否持续?

  王胜:年初至今成长股表现优于价值股,尤以互联网金融表现居首。我们认为春节前“周期中场休息、成长继续唱戏”,唱戏的主要是业绩好、确定性高、估值低的优质成长,或称为白马成长。

  成长股短期延续反弹的逻辑,一是两会前改革和转型预期增强,下半年“十三五”规划预期渐起,中长期来看中国梦的方向还是利好成长股;二是年报和一季报前的预告和业绩快报以及高送转,导致成长股分化,业绩好于预期的成长股会崛起;三是注册制、新股发行、监管收紧等利空逐渐消化;四是大票估值修复到一定程度,进入大票的资金减少,导致大票滞涨,而成长股弹性更大,有补涨需求。资金从成长转移至大盘蓝筹需要巨大增量和合力才能推动,而大转小只要有20%的投资者认可就行,所以成长股必将活跃,持续性和幅度或超预期。短期抑制成长表现的唯一风险因素就是监管风险,我们认为对纯市值管理行为的监管反而有利于有业绩、踏踏实实的白马成长持续表现。

  孙建波:成长股2015年的市场机会可能没有前两年那么多,大盘股波动相对较小,小盘股分化加剧。以创业板成长股为代表的小盘股在2013年、2014年分别上涨82.73%、12.83%,创业板指数自低点585.44点上涨至1744点,目前市盈率65倍。成长股2015年将面临业绩上较高的不确定性,分化将大大加剧,真正有业绩、方向对的公司将继续上涨,但大部分成长股需要用时间消化估值。建议关注新科技、国企改革和休闲服务业,尤其是下半年迪士尼开园之后休闲服务可能会有一个较好的发展。

  张旭欣:成长股再创新高,但创业板实际上没有经过足够的调整。此前创业板牛市已延续两年,依靠产业资本逻辑的推进,涨势可谓摧枯拉朽。然而,有两点值得担忧:第一,两年牛市中业绩消化估值者少,类似海康威视这样估值充分消化的标的并不多,创业板估值目前仍高高在上。第二,产业资本是2013年以来成长股崛起的核心逻辑。但是产业资本对于股价的控制,多少有踩红线之嫌。最近两个月,证监会对于产业资本的监管越来越严,监管压力对于产业资本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也是危及成长股核心逻辑的因素。

  调仓布局质优股

  中国证券报:面对市场变化,投资者应该如何调仓换股?布局方向是什么?

  张旭欣:从2015年的时间维度来看,一季度属于流动性宽松配合基本面改善的时期。经济增速在APEC会议停产后自然修复,经济政策又比较配合,无论是基建还是货币信贷都较为宽松,这个时候市场的热情和基本面的配合会继续推升市场。但从二季度开始,经济下行的压力逐渐加大,同时美联储加息预期对于国内利率和流动性也将不利,应适当降低配置。

  短期内,一是面对事件冲击不动摇,特别是全球流动性转向宽松时期,有一些正向的时间刺激。配置方向上仍然以低估值为主,如房地产、家电、汽车。目前周期领域房地产链条的复苏是最有基本面支撑的也是最可持续的。第二,面对创业板的上涨不动摇。业绩兑现、估值充分消化的个股可以布局,但对于大多数成长股来说,光凭产业资本逻辑投资是危险的,特别是一些去年受到追捧的小市值标的,应该谨慎对待。

  王胜:目前要继续降低强周期高BETA资产的配置,其中银行、地产可保留一些作为底仓,毕竟估值便宜、相对PE仍远低于历史中位数。近期对欧洲QE带来流动性的乐观情绪以及强周期行业的快速轮动给投资者很好的减仓机会,不要错过。总体来看,增加白马成长和部分互联网细分行业龙头的配置。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互联网金融这些传统企业互联网化和信息化的主题将蔓延,还可布局空间广阔的移动医疗、工业互联网、移动互联、车联网、农业信息化等题材。行业上除了TMT、军工这些弹性大的品种,也可以关注估值便宜、可能补涨的医药,受益于国内外流动性宽松、金价反弹的黄金股

  孙建波:短期而言,市场已经进入新的估值常态区间,但新的估值中枢仍未确定,市场仍在不断寻找、试探。下一阶段,市场整体波动与震荡幅度将加大,机会上相对均衡,大小盘、各个板块短期内均有轮动的机会,建议不要轻举妄动,等待轮动,3月以前逐步兑现投资收益。

  整体来看,2015年A股市场机会要少于前两年,机会可能更多的在A股之外。大盘股在震荡过后寻找到新平衡并逐渐归于平静,大部分小盘股需要时间来消化估值,机会可能出现在新科技、国企改革和休闲服务业或其他新的产业机会。长期可布局科技制造和中间制造,以及服务业;主题上看好新三板以及国企改革。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