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飞集成重组梦断 融资盘堰塞湖高悬
- 发布时间:2014-12-15 00:30:22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上接A01版)作为发展重点的歼击机业务恰恰集中在了成飞集团、沈飞集团两家企业身上。沈飞集团被称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产品谱系涵盖中国已列装的主要重型、远程二代和三代歼击机,同时逐步向先进歼击机以及海基歼击机延伸,先后研制有歼5、歼7、枭龙、歼10系列等数十种型号歼击机。成飞集团是我国研制、生产歼击机的重要基地,主要产品包括歼20、歼10、枭龙、歼7、歼教7。
前述人士指出,成飞集团、沈飞集团原本产品更替研发、生产的业务格局可能因成飞集成的重组形成一体。作为生产企业来说,业务整合有利于制造、试验、试飞等资源的整合,降低研发成本。不过,在武器装备建设部门看来,部分军品生产过于集中、竞争消除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显示,在11月17日至12月12日之间,中航工业为了推动重组进行了多番努力,仍然无法获得主管部门的批准,只能建议终止了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融资盘恐现“踩踏”
“针对重组失败,成飞集成应该召开投资者说明会,把审批情况、信息披露等问题说清楚再考虑复牌”,对于融资买入的投资者而言,成飞集成重组告吹无异于晴天霹雳。一位融资投资者在给相关部门的信函中表示,希望上市公司能够继续停牌。
成飞集成的股民之所以害怕复牌,不仅是因为重组失败的负面影响,更担心10多亿元融资盘恐慌性抛售带来的“踩踏”效应。
数据显示,2014年9月成飞集成融资余额达21.13亿元的历史最高值。此后,成飞集成成交量萎缩,股价回落至54元左右,融资余额也随之下降,截至目前,融资余额为13.70亿元。
巨额融资盘犹如悬在成飞集成头上的堰塞湖,让其复牌后的走势危如累卵。相比于普通投资者,出于止损和融资保证金压力,成飞集成融资客们的抛售意愿更加强烈。
“现在营业部还没发给我正式的风险警示,不过工作人员已经电话提醒我要注意追加维持担保金额了”,一位参与成飞集成融资的投资者整个周末都处在焦虑当中,“我担心复牌后会连续跌停,有可能会血本无归。按照营业部的规定,如果跌幅太大,我的维持担保比例小于130%时,就需要补仓至维持担保比例150%;如果没在规定时间内补仓,就会被强制平仓。”
与去年的*ST昌九相比,成飞集成不仅融资余额规模更大,军工概念分级基金等杠杆工具更加剧了市场的风险。成飞集成三季报显示,富国中证军工证券投资基金于今年第三季度买入135.76万股成飞集成股票,富国中证军工基金下的B类基金“军工B”周五跌停,目前仍溢价16.26%。同时,受溢价套利盘影响,近期SW军工B近四个交易日已出现三个跌停板。周五收盘,尽管市场整体上扬,SW军工B依然下跌近3%。
军工资产证券化趋势未变
随着中国军工企业改革的深入,国内10大军工集团逐步进行上市改造,从最初只向上市公司注入民品业务,逐步发展为注入部分军品配套业务,到目前开始陆续注入核心军品业务。迄今,10大军工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已达70多家。
作为军工概念股龙头,成飞集成重组终止的“靴子”落地之后,军工概念类公司是否会受到影响备受关注。对此,申银万国、国泰君安和银河证券等券商的军工研究团队纷纷表示,成飞集成重组被否只是个案,不具备代表性,军工企业资产证券化和体制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止。
“2009年至2013年的军工股核心驱动要素是资产整合,但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军工股投资逻辑已经延伸为定价采购体系改革、民参军、事业单位改制/资产整合和特殊行业扶持四条主线,资产整合只是其中一个链条而不是全部”,申银万国研究员认为,军工企业资产证券化和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这种趋势不会改变,未来企业的优先注入、后期的事业单位改制、混合所有制才是大势所趋。
国泰君安军工研究员表达了类似的看法,这次成飞集成重组终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违反了武器装备建设的竞争机制,改变了原有的国防工业布局。通过中国重工、广船国际等案例以及本次重组终止公告的批复判断,国家主管部门对军工改革和资产证券化的方向是积极支持的,各个集团公司在推进改革的力度会不断加大。
目前,我国军工资产证券化率较低,这使得国有军工企业不能很好利用民间资本进一步市场化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改革有了实质性推进,军工资产证券化加速明显。目前盈利能力最强和资产质量较好的军工总装资产和研究院所资产大部分未上市。例如,研究所资产占比较高的航天和电子系军工集团的资产证券化水平只有20%左右,远低于占比相对较低的航空和船舶系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水平已达到50%左右)。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