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平台“兜底”能力存疑去担保化仍难落地

  • 发布时间:2014-11-18 00:43:28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张莉

  11月以来,贷帮网合作机构前海租赁批量出售的债券项目出现集体逾期,至今仍有1280万元资金尚难知晓流向,而平台负责人也公开发表“不兜底”言论,不会无条件垫付,以打破此前P2P行业刚性兑付的传统做法。而同样受到前海租赁借款人逾期牵连的人人聚财则选择通过平台自有资金进行先行垫付。一时之间,P2P平台“保本文化”引起业界的广泛争议。

  今年以来,P2P平台频频出现项目逾期,尽管不少平台负责人坚持通过担保公司或平台自身实力来进行兜底,但大额坏账事件的曝光也令投资人对P2P行业担保能力产生质疑。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尽管P2P平台定位信息中介,但同时却不断为坏账项目买单,令平台频频陷入刚性兑付的困境,不少平台已经开始尝试“去担保化”,但真正实施落地却异常艰难。

  逾期谁来买单

  贷帮网千万元项目逾期事件仍在发酵,除了投资人关注项目资金最终流向成为谜题之外,平台放弃偿付也成为P2P行业打破潜在刚性兑付规则的首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受到前海项目逾期影响的人人聚财平台则选择用自有资金进行垫付,而这正是P2P平台发生坏账之后的传统做法。此前红岭创投遭遇广州纸业项目总额1亿元的借款逾期后,平台发布公告称,对此次逾期项目已经分批次全部进行本息垫付,以保障投资人利益。

  P2P借款发生坏账、逾期之后,平台是否应该“兜底”引起了业界的广泛争议。针对此次贷帮网拒绝为千万逾期贷款进行“兜底”的事件,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P2P定位信息中介而非信用中介,的确需要适时打破刚性兑付的规则,“兜底”模式实际上也会给P2P平台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不过现在并非是打破刚性兑付的好时机,大部分P2P投资人尚不成熟,不“兜底”可能会挫伤投资人信心,造成投资人大规模出局。

  目前来看,P2P平台往往采取两种方式来承担信用风险:一是凭借自身风控能力进行本息的全额担保,二是引入外部机构进行担保。当前,P2P担保思维依然沿用传统银行的方式对投资者进行“兜底”,即便发生逾期,也是由平台或者通过不断发标来进行填充资金坑,或者外部融资金额进入以承担坏账。

  不过有银行系内部人士已经就P2P担保模式提出质疑,认为当前P2P行业所承诺的担保方式仍然难以把控平台风险。该人士认为,当前除了几家银行系、国资系统或者融入上市公司的P2P平台具备资本实力之外,普通的P2P平台资本金实际上难以抵偿坏账的发生,与此同时,有第三方提供担保的模式,在当前信贷危机频发的投资环境下,可能也难真正做到承担尽职调查成本及代偿风险,这也意味着由第三方机构向P2P平台输入借款项目来屏蔽风险的方法并不可靠,贷帮网遭遇的借款逾期正是如此。

  “去担保化”进退维谷

  由于担保模式对P2P行业发展的制约,实行“去担保化”早已成为业内热议话题,同时P2P去担保化也成为未来金融监管的思路。今年7月,银监会创新监管部官员提出,P2P机构应当明确定位为民间借贷的信息中介而非信用中介,同时P2P平台自身不得进行担保,不得承诺贷款本金收益以及不承担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不少P2P业内人士纷纷提出,当前P2P担保模式的风险已经逐渐暴露,去担保化将势在必行。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透露,由于陆金所规模快速扩张,曾经为其担保的平安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即将触碰担保额度为注册资本金10倍的杠杆红线,因此,陆金所早已在酝酿“去担保化”的实施。

  尽管去担保化在业内呼声渐高,但真正能够实施落地却仍需要经历行业漫长的努力。有P2P从业人士表示,P2P平台引入担保之后才能不断扩大市场,P2P公司在寻找借款人之际也会制定标准和门槛,许多投资人都会根据平台拥有的信用背书而进行选择,一旦将担保责任剥离,平台的发展可能就会受到阻碍,这也造成“去担保化”路程艰难的因素。“总体而言,平台自身要加大力度建立有效风控体系、提供优质项目、强化项目信息披露,令平台其他风控手段成为项目安全的保证,同时投资者也要形成成熟的投资理念,不要过分迷信担保。”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