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行业应关注慢性疾病人群
- 发布时间:2014-11-14 01:09:39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戴小河
来自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的报告称,预计到2017年,移动医疗市场的发展将带来230亿美元的收入。艾媒咨询的数据则显示,到2017年底,中国的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也将突破百亿元。虽然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被视为下一座“金矿”,但因体系的复杂性,商业模式并不容易“落地”。业内人士表示,在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领域,移动医疗有广大的用户市场。
慢性病管理是市场重点
当前,国内大多数移动医疗企业仍然处于用户积累的初级阶段,大多集中于某些简单数据的监测与记录上,如血压与血糖监测、儿童的体温检测等,对于数据缺乏深度挖掘,较为成熟的盈利模式尚未形成。
“当前市面上共有260多款可穿戴设备,其中188款属于健身可穿戴设备,但也有很多设备用处不大。”厦门凌拓科技董事长许升达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来自皮尤基金会的研究表明,“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病的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需要进行长期测量和追踪。数据显示,在没有身患慢性病的人群中,只有19%在追踪自己的健康指标;患有一种慢性病的人群有40%在追踪自己的健康指标,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病的人群则有高达62%在追踪自己的健康指标。
“患有慢性病的人是不会突然放弃佩戴追踪设备的,毕竟这种实时的追踪和测量能够让他们远离医院。”许升达表示,目前国内的开发者对这个群体的需求还是熟视无睹,宁愿在手腕上造一些无实际意义的小玩意,也不愿在上述领域中进行创新,没有为更多应该获得帮助的人们开发对应的应用和设备。
据了解,今年全球投入到可穿戴医疗设备上的资金规模已达到28亿美元,预计这一数字在未来五年内将增至83亿美元。
云端服务是产业链核心
一条完整的移动医疗产业链,包括从硬件端的生命体征采集器出发,经由APP软件传输处理,最终汇集到云端数据库里,而医生通过实时监测得到的数据来判断用户的身体状况。
九安医疗董事长刘毅设想的产品推广方式有三种:B2C模式,通过与Bestbuy、Walgreen药店等合作,将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B2B2C模式,通过与保险公司、医疗机构合作,“解决了他们一直想解决,但解决不来的问题”,即如何获得患者的健康数据。如果可以帮助医生简单、连续地获得糖尿病人的血糖浓度、心脏病人的心率状况、高血压病人的血压状况,那医疗机构就可能会主动采购,再由他们推广给患者个人。保险公司也可以采购之后送给他们的客户,也可以向我们购买其客户的健康数据,甚至可能改变生命保险的投保方式。刘毅说,把这些数据提供给医生,医生再根据数据跟踪治疗,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实现利益共享。
此外,还有C2B模式。刘毅强调,移动医疗设备的核心是从硬件走向服务。“如果个人健康大数据全部形成,比如胸片、CT等检测数据,把电子病历放在云端,这些健康数据将伴随一生。”届时,医疗行业将被颠覆,盈利模式也将改成C2B。
目前移动医疗产业发展还处于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爆发尚需等待节点。刘毅认为,消费意识与技术发展两大因素或许可以起到催化作用。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