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拜伦·韦恩 华尔街“思想者”

  • 发布时间:2014-11-01 00:30:58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黄继汇

  实习记者 胡洋 纽约报道

  “到了我这个岁数,身边的朋友一个一个去世,这提醒我要珍惜每一分钟。”

  81岁的拜伦·韦恩(Byron R. Wien)是黑石集团的副董事长。作为一名策略分析师,他的工作是为公司和客户对经济、政治、市场和社会趋势做出分析和前瞻。“年龄是把双刃剑。有些行业需要年轻人,但在华尔街,经验是十分宝贵的。”他对记者如是说。

  孤儿哈佛路

  从幼年父母双亡,到哈佛意外垂青,经历五份工作,到成为华尔街“神奇预言者”,韦恩的人生起承转合,辗转无常。

  韦恩出生于美国大萧条时期,父亲是芝加哥的一名医生。中产家庭幸的福生活在他9岁那年破碎,因为韦恩的父亲去世了。5年后,母亲也撒手人寰。14岁的韦恩成了一名孤儿。他由小姨抚养大,靠父亲的保险金付房租和日用。从15岁起,韦恩每天放学后到芝加哥市里的一家公司打杂,赚钱补贴生活。

  命运转折突如其来,韦恩永远也难以忘记那天的情景。他被叫到校长办公室,教导主任对他说,哈佛大学为了平衡公立和私立高中学生比例,决定从公立高中招收一些聪明的孩子。韦恩所在的高中得到一个面试名额。教导主任说:“你被选中了,记住,别犯傻。”

  入学后,韦恩努力融入环境,但对他来说并不容易:生于犹太中产家庭,毕业于公立高中,浑身书呆子气,他与周围上层社会出身的同学们显得格格不入。韦恩决定做喜欢的事情充实生活:他喜欢科学,喜欢写作,定期向哈佛校报投稿。

  为了多学点职业技能,韦恩打算进入研究生院深造。他旁听了医学院、法学院和商学院的课,发现自己对商学院的课程最感兴趣,几十年后当他做投资决定时,仍称自己对“科技和生物科学最感兴趣。”

  毕业后,喜爱写作的韦恩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但事实证明他并不喜欢做广告。他决定找份自己真心热爱的工作。

  辞职后,韦恩当了两年兵,进入了一家咨询管理公司。“当时公司有一个派驻到尼日利亚的项目,没人愿意去。但我想,为什么不呢?一个未知的非洲国家很吸引我。”于是,他去了尼日利亚。

  意外华尔街

  人生的变化总是悄然而至。1965年,一名商学院的同窗联系韦恩,这位同学在纽约开了一家小型投资管理公司,邀请韦恩去做证券分析师。韦恩没有任何经验,但他喜欢挑战,就答应了。

  “一开始,工作并不顺手。我还差点被炒鱿鱼了,”韦恩告诉记者。但他每天工作到深夜,学习投资方面的知识,工作越做越好。从一个对投资毫无经验的新手升格为优秀的基金经理,最后还成了公司合伙人,华尔街的大门向他敞开。

  “人在年轻的时候,很难决定余生要从事什么职业,”韦恩说,“在大学时学点自己喜欢的,生活会帮你找出答案。”

  1984年,摩根士丹利著名分析师巴顿·比格斯由美国策略师升任全球分析师,摩根士丹利需要找一个人接替他的位置。韦恩在多个候选人中胜出,比格斯日后也成为韦恩的导师。

  韦恩在摩根士丹利担任首席美国投资策略师长达21年,并成为公司合伙人,后来转到黑石投资公司。

  六十年间,他换了多份工作,头两份是为了赚钱。“事实证明,为了钱接受一份工作不适合我,”韦恩说,“然而后几份因为兴趣而做的工作,虽然一开始工资还下降了,但由于热爱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后的经济回报也是很可观的。”

  “对我而言,做一份工作快乐是第一位,其次才是赚钱,”韦恩说。韦恩曾和对冲基金大亨乔治·索罗斯共同撰写《索罗斯:走在股市曲线前面的人》一书。索罗斯曾对韦恩说, “我可能会为了钱而从事一份工作,但你就不会。”

  “神奇预言者”

  1986年,韦恩发布了他的第一个“年度十大事件预测”。起初韦恩只是想做个创举,没想到意外成就了他的名声。他对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预言成功率超过50%。

  此后,每年元旦韦恩都会发布自己的“十大预测”,这成为投资界人人期待的一件事。他对局势的多维分析给他人提供了一个思考基础。“我的分析报告都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无论对错,我都以自己的声誉承担风险。”

  《纽约》杂志曾提名韦恩为华尔街最有影响力的十六人之一。华尔街日报旗下的Smart Money杂志评论韦恩是华尔街的“思想者”。

  “我很喜欢观察,和人交谈,并从中得到灵感,”韦恩对记者说,“和行业精英、专家和评论家聊天总能让我受益匪浅。”

  明年2月韦恩将迎来自己82岁生日,他目前仍全职工作,没有退休打算。现在韦恩每个月有1-2周去世界各地出差,向公司做分析报告。“我热爱自己的工作,能观察世界变化,预测世界脚步,这是很让人兴奋的事。”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