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美德科学家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 发布时间:2014-10-09 00:30:30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张枕河

  瑞典皇家科学院8日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名美国科学家埃里克·贝齐格(Eric Betzig),威廉姆·莫纳(William E. Moerner),以及德国科学家斯特凡·黑尔(Stefan W. Hell),以表彰他们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打破传统显微镜限制

  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高度肯定了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以及上述三位科学家的成就,强调“这项技术能够让科学家们绕开传统显微镜的限制更好地研究活细胞内的单个分子”。

  评选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表示,正是由于这些科学家的成就和开创性的贡献,将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极限拓展到了纳米尺度,实时研究分子过程成为可能。长期以来,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被认为不会超过光波波长的一半,这被称为“阿贝分辨率”。借助荧光分子的帮助,今年获奖者们的研究成果巧妙地绕过了经典光学的这一“束缚”,使光学显微镜能够窥探纳米世界。如今,纳米级分辨率的显微镜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运用,人类每天都能从其带来的新知识中获益。

  评选委员会还指出,黑尔于2000年开发出受激发射损耗(STED)显微镜,他用一束激光激发荧光分子发光,再用另一束激光消除掉纳米尺寸以外的所有荧光,通过两束激光交替扫描样本,呈现出突破“阿贝分辨率”的图像。贝齐格和莫纳通过各自的独立研究,为另一种显微镜技术——单分子显微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方法主要是依靠开关单个荧光分子来实现更清晰的成像。2006年,贝齐格第一次应用了这种方法。因此,这两项成果同获今年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奖是今年颁出的第三个诺贝尔奖项,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1万美元),将由三位获奖者平分。

  业内知名度颇高

  三位最新获奖的科学家在业内知名度颇高。贝齐格是美国神经科学家、发明家和应用物理学家,他1960年出生于美国安娜堡,1988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后在贝尔实验室工作。其主要贡献是研发了用于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的光学成像工具。

  莫纳是美国单分子光谱和荧光光谱领域的著名专家。他1953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75年,毕业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电气工程理学学士学位和数学学士学位。1978年,他获得康奈尔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1982年,他获得康奈尔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81年至1995年,他在IBM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的研究中心担任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1993年至1994年,他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担任访问客座教授。1995年至1998年,他在圣地牙哥加利福尼亚大学担任物理化学领域教授。1998年至今,莫纳在斯坦福大学担任教授。

  黑尔是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曾于2008年获得德国科学技术最高奖项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奖。他于1981年进入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并于1990年获得海德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他在位于德国海德堡的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1993年至1996年,他在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物理医学系从事研究工作。1996年,他被授予海德堡大学教授资格。1997年,黑尔成为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在哥廷根的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2003年,他担任德国癌症研究中心高分辨率光学显微技术部门主任。

  新华社图片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