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贷朱捷:P2P风控不应偏信大数据
- 发布时间:2014-08-20 02:22:45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8月15日举行的“2014年中国中小银行发展高峰论坛”上,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透露,目前可查的P2P机构有1200家,到7月份为止,实际上跑路的有150家,每个月有6、7家跑路。P2P如何进行风险控制、投资人如何加深对P2P的考察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中国小额信贷联盟20余家成员之一的新新贷总裁助理朱捷认为,P2P的风控不应偏信大数据模型,通常审核维度越多,模型反而越失真,必须获取和分析用户的关键信息。
P2P风控不应偏信数据模型
新新贷助理总裁朱捷介绍,新新贷曾在2、3月份的项目淡季,对大数据如何应用在P2P上进行研究,发现审核维度越多,或者说风控流程越复杂,带来的“脏数据”越多,模型也越失真。
“对融资方进行考察并非是‘挑圣人’。”他说,“小微企业主通常会有缺陷,比如我们发现,一些态度不太好的企业主,可能信用挺好,因为他有议价权。相反,一些待人接物很礼貌的企业主,实际金融信用并不好,他可能是为了获得贷款有良好的态度。”
很多大数据风控的手法本质是大数法则,朱捷认为在风控环节上使用大数法则不过是延迟风险,相比之下,线下的实地走访更靠谱,而且线下审核成本不一定高过线上成本。例如线下审核的重要环节之一—“走访”,在这一过程中风控人员需要对企业及借款人做全面的尽职调查,既要调查其上下游客户,确定企业是否有稳定的上下游关系,也要走访其亲友情况做了解,例如对亲友的品行爱好进行了解,“有时候,即使融资方信用很好,但是可能起融资是为了帮亲友还债,这也是要当心的。”
朱捷透露,目前在P2P领域,大数据在风控环节的成功案例较少,金融领域仅有阿里小贷等做得较为优秀。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大部分P2P机构缺乏实时数据,二是缺乏约束力,例如阿里小贷对商家店铺有着强大的约束力。其他部分公司所谓的“大数据风控”主本质上仍然是应收账款抵押手段,类似于商业保理。
P2P大数据更适合产品设计
综上所述,朱捷提醒,投资者在挑选P2P投资网站时,不应该过度相信“审核通过率”这一指标,“通过率低不代表风控严格,而是可能没有精准营销。”
他认为,可以通过为不同的融资方定制小贷方案,例如基于借款记录定制合适的产品,可以减少审核流程降低成本,这时能体现大数据的威力。但是这也需要3-5年的数据积累。
今年上半年,新新贷共完成线上交易4.2亿元,线上累积待收金额4.4亿元,对比2013年,新新贷整体业绩增长350%。其逾期率控制在1.62%,逾期回收率高达75.77%,并有2300万的风险准备金。朱捷介绍新新贷的风险准备金提取比例达5%,用于覆盖2%左右的坏账率。(曹乘瑜)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