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痴迷逻辑对冲的探索者:抽丝剥茧 探索拐点

  • 发布时间:2014-08-18 00:30:44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王朱莹

  在雪球网上,“诸葛就是不亮”已是知名度不小的名人,尤其是他撰写的《关于产业链条的分析》一文,甫一发布,便被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广泛转载,并引起读者热议。

  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只是从字里行间知道,他是游走于股市、债市、期市,以及内盘与外盘之间套利的对冲研究者,似乎没有市场是他不了解的。他信奉的交易哲学是“市场永远是错的”,如福尔摩斯般从细节入手分析行业格局,进而抽丝剥茧推敲市场拐点则是他的拿手好戏。

  由于他只愿意在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的范围内畅所欲言,中国证券报记者便通过网络平台与其来了一次E时代的“隔空”采访。以下是此次访谈的详细内容:

  中国证券报:您的交易经历是什么?如何进入股市、债市和期市?

  诸葛就是不亮:我2001年进入证券市场,最初是从学习债券起步的。此后进入股市,经历过2000年到2001年半个大牛市,2001年到2005年的大熊市;也经历过2006年和2007年的超级大牛市以及2008年以来大熊市,到现在算是已经经历了两轮牛熊,见识过市场最疯狂和最恐惧的时候。

  我实战出身。曾经在券商工作过,受过系统的正规军培训,并在实战中逐渐形成系统的交易逻辑和交易哲学。

  2003年末我开始接触期货,主要是受身边的期货圈影响,但当时一心还在股票上,期货也就是浅尝辄止,毕竟期货需要盯盘,当时很难做到。一直到2008年,整个商品市场进入熊市格局,错失做空良机,这才意识到,整个交易理念要有突破,不光会做多,还应该能做空。

  我最初做期货以投机为主,也练习过炒单。2010年股指期货的出现对我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它让我打开视野,迎接对冲时代,以后的交易就开始偏向以对冲和套利。我应该是国内最早的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的实践者,从最初的无风险策略,到后来的增强型配置,再到后来与商品搭配,到各类对冲策略都尝试过。

  我自认不是最有天分的人,但我比大多数人都刻苦。操作上,基于长线的逻辑我会配置长线对冲品种,日内就在品种间来回短打。

  中国证券报:您的交易理念是什么?如何形成的?

  诸葛就是不亮:做交易必须要有完善的自洽的交易哲学,这样才能形成相应的交易系统。交易哲学简而言之有“市场正确论”、“市场错误论”等。

  如果认为市场永远是对的,那么就要跟随市场趋势;如果认为市场是错的,也就是认为市场大概率是不均衡的,均衡只是小概率,那么其实就是在猜测拐点。市场是错的=做拐点,市场是对的=做趋势,这是逻辑出发点。

  我的交易哲学是“市场永远是错的”,我只需要在市场出大错的时候介入,等到市场回归正常便离开。简而言之:“市场正常,我观望;市场扭曲,我介入”,其实质是抓住市场扭曲机会,去猜拐点。

  做拐点,首先要寻找拐点出现的依据,这一依据我用背离、用期现结合、用扭曲、用速率下降去衡量。其中的关键是要找到:其一,定性的偏离依据,这是基本面的问题;其二,定量的度量参照,这是技术面的测量。

  举例说,伦敦铜和国内铜都是铜,一个商品在汇率一定的情况下为何会有进出口利润的大幅度波动?过往几年,每年都会有进口大额亏损的时候,然后这个大额亏损无法持续,导致进口利润回升,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仔细研究会发现,为何亏损还有人愿意进口,因为人民币在升值,因为有融资的需求,进口亏损就是融资成本。那么,这个极限在哪里?

  价值5万元的物品,进口亏损4000元,是不是已经到了极限?如果到了极限,那就应该买国内抛国外,俗称反套;如果进口亏损很小,是不是应该买国外抛国内,俗称正套。这是对基本面背离和扭曲的识别。

  长期大额亏损不可能,而长期小亏损乃至盈利在高融资利率的情况下也不可能,也许进口亏损在1000-2500元左右是常态,所以扭曲实际上会发生在这个区间之外。比如今年在内外盘机会方面,3月开始的铜期货的反向套利就是超级机会。当时由于国内债券违约新闻的冲击,导致融资类各项业务普遍受到关注,而铜也走出了少见的在下跌过程中比价收窄的行情,上海/伦敦比价最低时只有6.79,当时进口一吨铜要亏损4000元以上。这是非常确定性的好机会,也是所谓的拐点特征集于一身的标的。

  这里的拐点特征有几个:第一,比价的下跌一般依赖于上涨,主要因为国内是铜进口多,因此当铜整体开始上涨,总是国外涨得多,国内涨得少,但这次相反;第二,现货铜升水非常高,换言之国内期货价格跌,而现货与期货出现背离,且有拉大的趋势;第三,进口亏损4000元/吨的情况,上次出现是2012年4月末,当时沪铜在58000元/吨附近,这次是在45000元/吨,这说明扭曲的力度更大;第四,市场对于融资铜的误解和误读太多,甚至很多外行也大谈融资铜爆仓。种种迹象实际上在提醒,上海/伦敦比价走到这个地步,其实只是投机力量的扭曲,所以应该坚决介入。

  假如在6.85的比价介入,而后一直持续到今年6月份平仓,三个月的时间,半仓操作也会有20%以上的整体盈利。这几乎是可以躺着挣钱的一个头寸。对应到6月中旬,沪铜的贴水逐步收窄,而比价也相对恢复正常,同时人民币也重新回归升值步调,因此可了结头寸。

  中国证券报:目前,哪些行业存在拐点机会,逻辑是什么?对于下半年商品市场的机会怎么看?

  诸葛就是不亮:我个人判断,商品市场的投资机会大体上有这么几个:

  其一,能化行业整体复苏的力度。化工行业的产业链条非常长,因此整体复苏会带来大的投资机会。具体品种而言,有前期一直操作的PTA和下半年的重点观察对象甲醇。从套利结构来看,PTA的高贴水非常适合做多。此外,由于煤化工行业大量开工,对烯烃类品种会带来供应压力,这个压力的体现是缓慢的,但市场会给足够的贴水,比如PP和塑料,因此可关注买甲醇抛PP的套利机会。

  其二,黑色金属卧倒在地已经是大概率事件。整个黑色金属产业的发展方向依然是去产能化。很多市场专业人士不认可钢材的去产能化趋势,在我看来,螺纹钢、热卷表现强势,以及黑色价格越跌钢厂利润越大本身就是去产能的具体标志。在钢铁行业去产能逐步完成的时候,黑色金属大概率会用“L型”躺倒的方式向右突破,反弹或者上涨都用升水扩大的方式来体现,这样看来,煤焦简直是最完美的做空配置品种。当然,要讲究时机,毕竟市场格局也会伴随政策而出现变化。

  其三,基本金属已经回归基本面,不再过多地受到宏观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在海外市场上。自2008年以来,逢讨论行情必谈QE如何如何的逻辑要逐步远去。基本金属的基本面相对黑色金属要好很多,但由于庞大的国内产能和库存未解决,外强内弱情形的概率较大,这一点在小品种如锌、铝和铅市场上更加明显。

  其四,农产品方面,长达两年的粕类牛市在6月底基本结束,后期将进入相对不确定阶段,这时期应该以震荡操作为主,有了利润就应兑现,而不是长期持有。外盘方面,值得关注的是美盘玉米和大豆的套利交易,目前两者比价在2.8以上,属于较高区间,后期回归的概率较大。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