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财经 > 证券 > 正文

字号:  

国际竞争力 中国经济的核心动力

  • 发布时间:2014-08-09 00:44:07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黄剑辉

  经过35年波澜壮阔、极不平凡的改革开放历程,我国经济获得了年均9%-10%的快速增长,至2013年,我国GDP总量达到56.88万亿元,人均GDP达到约68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和突破。展望未来,在全球化时代,未来中国应从多年来的比较关注经济增长的总量、产能和增速,更多转向关注提升中国经济的质量和在全球的竞争力,因为这必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中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力之关键。

  理解增长源泉,发现增长源泉,疏导增长源泉,开发增长源泉,最终让其汇聚成推动经济不断繁荣的滔滔洪流,乃实现民族复兴之梦的基本途径。经济增长,说到底仅仅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致只有三种相互关联的源泉:一是“得自贸易的收益”。其基于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或流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提出“即使没有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积累,一个国家、企业和个人只要把生产要素集中于那些最具优势的对象上,那么仅仅由于要素的重新配置或流动,就可以导致整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称为“斯密增长”;二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讨论了创新的五种形式,其中包括技术、工艺和产品的创新,并特别突出了企业家在创新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此种源于“科技创新”的增长被称为“熊彼特增长”;三是“制度创新”。制度的基本功能在于保障财产权利,维护契约,同时促使承担这项功能的政府最有效和最公正地完成自身使命。适宜制度的特征表现在为社会提供一套好的激励机制,帮助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稳定预期,进而降低交易成本。曼瑟·奥尔森在《权利与繁荣》中对此命题的论证简明透彻,人们将源自于“制度创新”的增长称之为“奥尔森增长”。上述三个经济增长之“源泉”绝非独立存在,通常情况下三者交叉重叠,彼此互动,对处于不同经济增长成长期的国家和地区而言,三种“源泉”各自扮演的角色也会有所不同。

  本书从“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的核心理念出发,基于前人对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及竞争力比较的多方面研究成果,将“提升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作为核心目标(出发点和落脚点),摆脱了国内外比较竞争力通常使用的“指标加权打分排名法”,构建了全新的分析框架,致力于从多个维度找出中国在国际竞争力方面的主要“瓶颈”和“短板”,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其核心观点是中国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及时提供能够适应时空变化的“新制度供给”,从经济发展的供给端和需求端精准发力,打破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不断促进“创新创造”,进而产生不竭的财富源泉和内生发展动力,促进中国成为全球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改革创新型国家”,为强国富民、振兴中华并促进全球的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基于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2013年下半年确定的重点课题“提升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战略研究”的研究成果。国际竞争力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动力和生命力,相关研究需要长期持续跟踪和深入分析。本书的研究团队,未来将依托“中国新供给50人论坛”这一创新性的现代民间智库,继续对提升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这一关键命题深入开展研究,并将成果及时向社会各界读者分享。

  (作者为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