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董秘——那些永不褪色的记忆
- 发布时间:2014-08-09 00:43:42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侯琦 于明
大概在以理性为高度标识的经济界、金融界、证券界,用这样一个感情滥觞的题目去回顾一段日子是不讨巧的,颇有矫情之嫌。但我深知我们的董秘同行,过去的,现在的,甚至逝去的,所有那些曾经身处其中的人又何尝不能理解和体会这种感受,所有那些理性辛苦的背后又岂止是业务和技能,而无视我们的心血和热情。
回首我们身为董秘的那些日子,太多感慨。
所有的记忆扑面而来。
有初为董秘的懵懂,面对调研和采访分寸感的把握,企业发展和规则制度的两全。那段日子给我们带来的所有记忆,诸如搏动的K线、通宵的加班、历久弥新的董秘朋友和活到老学到老的规则,是经年不逝的。伴随着中国年轻的证券史,我们是一批活跃在这段历史中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我们甚至看到了一些人的离去,他们的电话号码永远留在了我们的手机里。
北京的绝大多数董秘对张生瑜这个名字不会陌生,2008年,他39岁,匆促地离开了我们,那时候,他已经是同仁堂的董事长了;2009年,钱学军,安泰科技的董秘,心脏病突发,享年46岁;苏甫玉,重庆啤酒的董秘,56岁,倒在了股改的第一线上……
应该说证券市场不需要僵化的符号,要的是一个个真实而感性的人。我们从对外的窗口中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八面玲珑、游刃有余,我们既要有面对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专业素养,面对管理层和控股股东娴熟精湛的业务技能,又要有面对股价下跌、投资者急躁时我们的感同身受,面对记者围绕结论罗织问题时的小心应对,面对调研机构话里话外套取未披露信息时的诚恳解释。
我们曾经试图用“问道”董秘来作为题目进行探讨。可是“道”作为东方哲学的基本概念,在我们看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此还是用几个朗朗上口的词条来做解吧:
董秘是宣传员,把各项法律法规传递给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当然还有大股东的那些“头儿”们,提高其规范运作意识和能力;
董秘是监督员,在公司的规范运作中起到相应的监督作用;
董秘是公关员,切实做好投资者关系的管理,沟通好证监会、监管局和交易所,协调记者以及记者背后代表的媒体;
董秘是研究员,切实研究好集团的整体战略部署和市场热点,实现与监管政策的迅速对接,对各项政策进行细致的把握和理解;
董秘是规划师,要配合董事长、总经理建立公司战略发展方向,谋求公司经营管理和资本市场运营的良好衔接,利用我们的资本发展平台为企业经营服务;
……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如果真正做到上述董秘的分身,也许这副联语是我能想到的最为妥帖的座右铭。
董秘是一个细节决定成败的职业,这么多年从事董秘的工作一直如履薄冰,怎么小心谨慎都不为过;而为了满足公司超常规发展的需要,又得经常寻求大事和小节之间的火候和分寸。
市场无定势。
2010年以来股市持续低迷,给诸多董秘造成困扰,比如定增破发,形象受损,部分地丧失了上市公司应有之意;IPO关闸,排队企业众多,发行市盈率以及炒新严格受限,给董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冰火两重天。
在大蓝筹股持续低迷时,结构性行情异军突起,各种题材概念此起彼伏,其中的五彩斑斓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美丽的泡沫,市场的泡沫。
资本市场上,泡沫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没有泡沫,资本市场恐怕会失去基本活力。市场的众多参与者,包括短线狙击客、涨停板敢死队、行业分析师、自媒体写手、券商营业部,乃至财经媒体,无不知晓、利用甚至炮制泡沫以便满足各自的利益需求。无疑,上市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基石,对泡沫的理解并不比别人更逊一筹。董秘,更是泡沫的拥趸。泡沫的增长可以使公司乃至个人的光环更加灿烂,关注度和知名度更高,随着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的增多,泡沫也造就了更多的亿万富翁级董秘。可是作为基石的维护者,董秘恐怕是面对泡沫最忧心的人:一旦泡沫破灭,他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董秘就是这么一批永远在夹缝里生存,永远在刀尖上起舞的剑客。
人生就这么一步步走来,又走去。随着年龄增长,对那些过往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也更难以磨灭。
其实人生的一切一旦走过来就是财富,人生的一切历练最终都成为你无法抹去的记忆,他们才构成了那个真实的你,那个成熟的你,那个丰富多彩的你。
今天停下来,借着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此次征文的契机,让我们重新认识那段日子和那段日子里的你。
董秘就是一个圈子,是一群朋友,也是一个轮回。我们认识了太多的兄弟姐妹,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所有的这一切都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深切希望,这道重彩还将一直画下去,画到我们想要的那个永远。
(本文的两位作者曾分别担任北京市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北京天桥北大青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名为信达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第三任董秘和第二、第四任董秘。此文由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董秘委推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