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指数型基金运作模式与功能
- 发布时间:2014-08-04 00:31:02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浦银安盛基金 陈士俊
投资大师罗杰斯在《热门商品投资》开篇曾经说过,商品投资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这种状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商品指数化投资的兴起。
商品市场的指数化投资首先以商品指数期货的形式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纽约期货交易所上市了CRB指数期货合约,成为商品市场第一个指数化投资产品。随后标普高盛商品指数(S&P GSCI)和道琼斯-UBS商品指数(DJ-UBSCI)也相继推出。巴克莱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指数型基金投资大宗商品的资金只有90亿美元,到2010年已高达2000亿美元。
运作模式多样
从国际商品指数投资的方式来看,商品指数投资主要有商品指数期货及期权、商品指数互换、商品指数基金、商品指数ETFs等。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主要通过后两种方式参与商品指数投资,有些商品,特别是能源和农产品合约被一些指数型基金大量持有。
商品指数基金 它是以市场中某一商品指数为基准,通过复制的方法建立一篮子商品组合,跟踪指数变化的投资基金。商品指数基金不采用卖空策略,也不使用资金杠杆,即按照期货合约的名义价值构建期货合约投资组合。由于不参与实物交割,商品指数基金通常不会买入邻近到期月份的合约。因此,商品指数基金的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商品价格上涨。
商品指数ETF(Exchange-Traded Fund,即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它通过跟踪商品指数,获得和基准指数相近的收益率,并通过ETF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套利机制消除净值与交易价格的偏差。ETF由于门槛较低,买卖容易,更受散户投资者欢迎。
三大功能显著
商品指数型基金有三大功能:一是可以直接作为投资获利和资产配置的工具,二是帮助分散债券、股票等投资的风险,三是作为对抗通货膨胀的保值手段。
商品的投资收益其实并不比股票差。耶鲁国际金融研究中心曾对1959/7-2004/12的商品期货投资进行了详尽的实证分析,形成了一份名为《商品期货45年——现实与幻想》的研究报告。报告表明,投资商品期货的收益率与投资标普500股票指数的收益率非常相近,而在衡量投资风险的波动率指标上,商品期货甚至低于股票。从2000年以来,道琼斯UBS商品指数的表现也要好于道琼斯工业指数。
更有意义的是,商品投资还可以与股票、债券投资形成有利互补。上述的耶鲁报告分析表明,商品期货与股票、债券具有统计上显著的负相关性。
毫无疑问,人们投资商品的最重要理由就是对抗通胀,保护货币的购买力。进入21世纪,全球主要的经济体普遍采取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加之中国经济高增速带来的强劲需求,拉动了商品投资的一轮牛市。在2009年以来的后金融危机时代,美联储将联邦基准利率定在接近零利率的水平,并执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黄金、石油、铜等大宗商品再创25年历史新高,CRB商品价格指数大幅上扬。商品价格和货币利率的负相关性,使得商品成为对抗通胀侵蚀的保值工具。
发展商品指数型基金意义重大
首先,商品指数型基金为投资者参与商品期货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投资工具。由于基金的投资门槛较低,普通个人投资者也可参与,丰富了个人理财的投资品种。应该说,商品指数型基金为投资者进入商品期货市场架起了一座桥梁。
其次,商品指数型基金的引入,对稳定商品期货价格,增加市场流动性,做大商品期货交易规模,都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再次,商品指数型基金是一种具有良好流动性的标准化投资工具,其他金融机构还可用它作为基础证券,设计出更加多样化的产品,如基于商品指数的特殊期权,满足企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