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

亚洲迈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在即,位于培兰桥的证件注册中心开始运行,发放证件。人民图片

  在深化地区经济合作进程中续创“亚洲奇迹”

  曾培炎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亚洲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一次又一次足以载入世界经济发展史册的经济奇迹。亚洲各经济体在繁荣发展的过程中,也相互结成日益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并使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成为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影响,一些亚洲国家去年还遭遇了严重自然灾害的侵袭,亚洲各经济体通过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以及结构调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使亚洲成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受金融危机冲击相对较小的地区。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的2012年,亚洲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和世界经济舞台聚光灯下的焦点。

  纵观过去20年的发展,亚洲GDP年均增长率达8%以上,经济总量占全球的份额已从1990年的15%上升到当前的超过30%。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指出:只要保持现有增长速度,到2050年前后,亚洲地区年经济产出总量,将占到世界的50%以上。可以说,持续的“亚洲奇迹”,将迎来全球经济的“亚洲世纪”。

  然而,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带来了严峻挑战。亚洲各经济体在过去所创造的经济奇迹,其基本模式一是出口导向,二是投资驱动,三是资源利用开发。而出口的主要流向,是欧美发达地区,投资的主要来源,也是发达经济体。这种增长模式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日益显现出不平衡和不可持续性。

  此外,同欧洲等发达地区相比,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仍然较低,各经济体之间以及各经济体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发展差异较大。亚洲地区从总体上看,技术进步与创新对增长的贡献率不高,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是制约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亚洲地区在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环境、人口、资源与能源等制约因素也日益突出。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没有哪个亚洲经济体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经济体能够独自应对如此复杂而广泛的挑战。加强区域内全方位经济合作,是亚洲各经济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续写“亚洲奇迹”的必由之路和智慧选择。

  事实上,亚洲各经济体之间在开展区域、次区域多层次、多形式经济合作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取得了很大进展。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建立的东盟与中日韩“10+1”、“10+3”合作机制,到若干自由贸易区、区域货币合作,以及上海合作组织、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区域、次区域合作组织,都对推动亚洲地区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合作深入发展,发挥着日益积极的作用。

  但是还应该看到,迄今为止亚洲各经济体之间以贸易和投资为主要领域的经济合作,发展得还很不平衡,合作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亚洲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随着亚洲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不仅带动了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贫困,而且使越来越多的人口跨入中等收入行列。这个过程使亚洲在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基地之后,正在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亚洲地区这种兼具“生产者”和“消费者”双重特点的巨大优势本身,就意味着无数的市场商机和广阔的合作领域。

  为了进一步加强亚洲地区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投资合作以及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在亚洲各区域推动以通信网络为龙头、陆路海路交通为骨干的互联互通建设,正在成为各相关经济体之间讨论的热点议题和合作的重点领域。古代的丝绸之路,曾经为欧亚大陆各民族国家带来经济繁荣和发展。亚洲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必将给亚洲各经济体的繁荣发展,再次注入新的动力。此外,亚洲各经济体在农业开发、环境保护、技术研发、资源能源、人力培训等广泛领域,具有深入合作的良好基础和条件。特别是为了保持亚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亚洲各经济体共同应对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不稳定性的冲击,亚洲各经济体之间开展并不断深化货币金融领域的合作势在必行。

  诚然,亚洲地区可能是世界上政治形态、经济水平、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各方面最为多样化的地区。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大洲都先后建立统一的泛地区组织,唯独亚洲迄今没有一个涵盖整个亚洲的组织机构。在这样一个充满差异性的地区推进经济合作,最关键的,就是要提倡和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

  我相信,亚洲各经济体在以往区域经济合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已经为后危机时代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多形式合作奠定了扎实基础。而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压力和挑战,也必然成为亚洲地区各经济体之间开展更加深入合作的动力,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这次以“变革世界中的亚洲:迈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必将给蓬勃发展并不断深化的亚洲地区经济合作进程带来更多新的机会。

  意大利总理马里奥·蒙蒂表示——

  这是一个非常权威的论坛

  意大利 史克栋

  意大利总理马里奥·蒙蒂在应邀出席博鳌论坛2012年年会开幕式并访问中国前夕,在罗马接受了中国常驻媒体的联合采访。他表示此次访华并出席博鳌论坛对两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蒙蒂是唯一一位出席今年博鳌论坛年会的欧洲国家政府首脑,他对此感到非常荣幸。

  他表示,今年博鳌论坛的主题“变革世界中的亚洲:迈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博鳌论坛是一个非常权威的论坛,有利于亚太各国广泛讨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理念和前景,以及亚太地区发展对全球局势可能产生的影响。

  蒙蒂说,本次论坛议题包括可持续发展、当前世界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亚洲国家发展模式的改革及探索、能源政策、债务危机以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我期待与我的亚洲同行就欧洲一体化进程进行交流,从中分析亚太地区不同形式的区域合作与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异同点”。

  谈到欧债危机时,蒙蒂强调首先应将欧债危机与欧元本身进行区别。欧债危机期间,欧元并未大幅贬值,欧元区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也不高。欧元区整体的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均低于美国、英国与日本。

  蒙蒂说,意大利是中国在欧洲国家中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进一步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加强与中国政府和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经济合作。

  交流探讨 凝聚共识

  福田康夫

  2012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即将开幕了。我谨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在这里衷心地、热情地欢迎所有演讲人和代表们远道而来参加这场盛会。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亚洲地区的著名经济论坛,我们致力于促进对话和合作,通过各种创造性的形式和举措,建立亚洲各国与世界各地的关系和桥梁。

  过去的一年,是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动荡不安的一年。在这样一种经济形势和氛围下,人们对即将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寄予了一定的期待。从2011年8月起,论坛秘书处即向28个发起国政府、14位论坛理事和160多家会员广泛征求意见,并与学术界和媒体恳谈,了解他们对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经营环境的看法,听取他们对论坛年会主题和议题的建议。在长达4个月的征求意见过程中,“变革”、“转型”、“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词被屡屡提及。无论是政府官员、企业领袖、专家学者还是记者编辑,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在这样一个快速和深刻变革的世界中,亚洲各经济体如何转换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向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鉴于此,经征求各位理事同意,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的主题确定为“变革世界中的亚洲:迈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代表们将根据这一主题,围绕以下三条主线,通过全体大会、分论坛、圆桌会议、午/晚餐会等形式展开坦率而深入的讨论。

  探究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根源

  论坛将设置“债务危机”分会,探讨发达经济体陷入主权债务的系统性因素,对西方现行的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政策理念、经济学思想进行反思,并对主要经济体的未来评级进行评估。

  “就业与增长”分会,将剖析无就业增长的深层次原因,对增长优先的政策目标进行反思,关注中小企业、民间投资、发展服务业和教育培训等在创造就业中的作用。

  “软着陆:新兴经济体的政策选择”分会,将突出新兴经济体在增速放缓、通胀压力加大的形势下面临的两难政策困境,警惕由此带来的滞胀风险。

  “世界经济展望: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午餐会,将全面评估世界经济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尝试寻找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以重振信心、重启增长。

  寻求变革与转型

  变革、转型、结构调整,是此次年会主题中的关键词,也是分议题最为集中之处,包括: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分会,将剖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弊端,反思其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关联性,着重探讨改革的方向和路线图。

  “经济调整与认识误区”分会,将重点分析新兴经济体在转型过程中容易陷入的认识误区,包括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与节奏、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比例等。

  “民间金融与银行业的开放”分会,针对部分经济体金融业对内开放程度过低、民间资本体外循环、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缺失的现状,提请人们关注“银行业对内开放、正确对待民间金融”这一问题。

  “亚洲制造业的战略突破”圆桌会议,将探讨在外围市场下滑、出口下降、发达经济体制造业回归的新形势下,亚洲制造业如何图变求新,实现战略突破与升级。

  “亚洲中产阶级的兴起与消费变革”分会,将分析中产阶级的兴起对亚洲消费行为的冲击和影响,为企业调整经营战略提供指导。

  创新与亚洲的可持续发展

  论坛设置的“生命科学”分会,将邀请处于生命科学前沿的科学家和企业领袖,介绍全球研发最新动态、产业前景以及对人类的影响与贡献。

  “云计算、移动、社交媒体”分会,将预测未来互联网的三大趋势,探讨其对企业战略和运作模式的影响。

  “亚洲人口形势与老龄化对策”,将展望亚洲人口变化趋势,评估其对劳动力供给、消费格局、产业转移的影响,对老龄化国家的发展模式、社会保障、人口政策调整提出建议。

  “亚洲城市的未来”分会,将从人口规模和资源制约的角度,审视亚洲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探讨宜居城市、绿色建筑、智能交通等理念。

  我衷心感谢大家再次聚集中国海南博鳌小镇,参加2012年的博鳌论坛年会,共同探讨危机下的亚洲经济发展方向。同时,我衷心希望博鳌亚洲论坛能够保持一直以来的良好传统,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建立起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让亚洲和世界各国达成可持续的伙伴关系。我预祝本次会议取得丰硕成果,圆满成功!

  在亚洲和世界互动中发展——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

  刘歌

  今年是博鳌亚洲论坛进入第二个十年后的首个论坛年会,记者日前在北京采访了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问答如下:

  问:本届年会有哪些重要议题?

  答:本届年会上,我们将加强对新兴经济体的研究;将针对当前世界面临的欧美债务问题,探讨包括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以保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将认真回顾一年来亚洲区域合作的新进展,努力探索和规划今后的合作;还将组织专家学者就一些经济热点问题,如金融、能源、环保、房地产等进行讨论。

  问:您如何解读今年年会的主题?有媒体说世界的中心在向亚太转移,您如何看待变革中的亚洲?

  答:博鳌亚洲论坛的定位是一个民间性质的、非官方、泛亚合作组织。论坛自成立以来,论坛主题始终围绕着亚洲发展。论坛的生命力在于亚洲的发展,同时也要面向世界,在亚洲和世界互动中发展。 论坛推动亚洲区域合作、促进亚洲与世界其他地区交流与合作的宗旨始终如一。这在每年年会的主题中都有所体现。

  当前,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依然动荡不安。在欧债危机的阴影下,全球经济始终充满诸多不确定因素。

  亚洲和新兴经济体已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外围市场不振、金融和商品市场大幅波动的背景下,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美国携TPP计划高调重返亚洲,这些变化对世界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这样的经济形势和氛围下,“变革”、“转型”、“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成为关注重点。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在这样一个快速和深刻变化的世界中,亚洲各经济体如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向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是本届年会以“变革世界中的亚洲:迈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原因。

  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甚至可能危及新兴经济体增长的严峻形势下,能否拿出决断力和智慧,既应对短期经济增速放缓,又着眼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亚洲和新兴经济体而言显得更为迫切和紧要。希望通过年会和出席年会的2000多位政府领导人、企业领袖、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突显这一紧要性,将这一理念化为广泛共识、政府政策、企业战略。

  问:去年年会举办之时,日本“3·11”大地震刚过去不久。年会上的“日本增长潜力的再认识”分论坛,广受关注,也是当时各国媒体争先报道的热点。今年有类似的议题或分论坛吗?

  答:本届年会将分别举办东盟分会和印度分会。东盟分会以“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为题,邀请东盟越南副总理、泰国副总理、来自东盟成员国的论坛理事介绍东盟自贸区建设和投资环境;印度分会以“印度经济展望:2012—2016”为题,邀请印度计划委员会副主席(内阁级)及印度企业领袖,介绍印度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

  问:今年是博鳌论坛成立11周年,您认为论坛为推动亚洲地区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今后更应该在哪些领域积极发挥作用?

  答:博鳌亚洲论坛作为以促进亚洲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为目标的地区性经济论坛,伴随着亚洲经济合作的深化而成长。2011年年会期间,论坛举办了中国入世十周年庆祝活动和博鳌亚洲论坛十周年庆祝活动,既是对论坛10年来所取得成就的回顾,又是对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前瞻性探讨。

  过去11年论坛的最大成就,是被广泛认可为全球探讨亚洲问题的首选平台和探讨新兴经济体问题的主要平台之一。今后的目标,是把论坛建设成为全球探讨亚洲和新兴经济体问题的首选平台。今后工作的重点,在继续立足于亚洲的同时,要加大对新兴经济体的研究力度,争取能有更多的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的领导人和工商界人士参与。2011年年会在这方面已有重大突破,巴西、俄罗斯、中国、南非、印度等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的领导人及众多企业家出席论坛。

  博鳌亚洲论坛的三位创始人和28个发起国相信,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各经济体之间的合作,是亚洲各国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这一共识,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逐渐形成的,是支撑和推动博鳌亚洲论坛11年来保持发展的基础。未来10年、20年仍将如此。

  由于亚洲的复杂多样性,亚洲经济一体化势必是一个长期的进程,博鳌亚洲论坛的使命因而也是长期并需付出艰辛努力的,具重要意义。

  近2000位政府领导人、企业领袖、专家学者和媒体精英,为了亚洲而走到一起,本身就是亚洲合作的象征,而通过论坛产生思想、凝聚共识、催生政策和行动,则是对亚洲经济一体化实实在在的贡献。

  链接

  会展小镇

  11年前,博鳌还是个渔村小镇,三四千人口,只有一条小街,街两侧是破旧的老房子,店铺只有两三间,十字路口的小杂货店是小镇人买日用品最多的地方。如今,小渔村摇身一变成为休闲度假“风情小镇”,大小超市10多家,家庭旅馆40多家,开业的五星级酒店3家、四星级酒店5家,全国各地风味餐馆20多家。

  陕西人姚海在2000年来到博鳌。2001年论坛首届年会开幕,头脑灵活的姚海在博鳌镇上开了家“西北小吃”,卖西北特色的臊子面、凉皮和肉夹馍。随着博鳌镇的名气一年比一年响,姚海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从美国来的伊丽莎白,2007年秋来博鳌时小住一个月,是替一位在上海居住的美国朋友在博鳌租房。她看中了靠近海边的一座二层小楼,每月1000元的租金,很实惠。遗憾的是,朋友因事取消了来海南的计划。伊丽莎白临时决定:博鳌这么宁静美丽,何不利用这个小楼开一家美国式“早餐加床位”的家庭旅馆。伊丽莎白的“博鳌客栈”就这样开起来了。几个月后竟被列入澳大利亚《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旅游指南,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源源不断到访“博鳌客栈”,给小镇带来很多洋面孔。

  10余年来博鳌逐渐成为“会展小镇”。据不完全统计,自博鳌亚洲论坛落户以来,有3400多个大小会议在博鳌召开,仅2010年就承接了400多个会议,1000人规模以上的近20个。会议经济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酒店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凭借论坛,博鳌已成为海南旅游业的知名品牌。每年到博鳌小镇观光游览的海内外游客突破200万人次,成为推动博鳌城镇建设的重要动力。2010年正式开通的海南东环铁路,已经启动建设的博鳌机场,更加快了博鳌旅游的国际化进程。

  •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陈伟光
  • 编辑:张少雷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