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抱定“木桶”不放松

  • 发布时间:2016-05-11 05:59:25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没有技术,成不了名牌;没有核心技术,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没有知识产权这个DNA,百年海信就只能是个梦想!”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常用新“木桶理论”来强调技术创新对于海信的重要意义,“核心技术是桶底,其他进步因素是桶帮。没有桶底,桶帮再高也存不住水”。

  几十年如一日对技术的执着追求,让海信技术的“桶底”越来越厚重:在传统家电领域,海信自主研发的ULED显示技术,获得了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IDG“年度显示技术金奖”,以较OLED更低的成本,把液晶屏幕的画质效果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开启“无屏”时代的海信激光显示技术,让占据行业高端的韩国企业惊呼,“海信走在了前面”。更让人吃惊的是,海信新兴产业也凭借技术优势异军突起,早期培育的新兴产业智能交通和光纤接入模块产品,目前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一;技术储备多年刚开始产业化的电子医疗产业,已拿到了国家医疗器械产品认证证书和生产许可证,并在全国20多家三甲医院使用……

  从家电名企向着科技强企的目标跨越,海信的企业内涵正在发生质变。

  平板电视已进入产业转型和变革的关键时期,谁能掌握核心技术并做到提前布局,谁就能在下一个10年中取得主动权

  2016年1月,在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上,由海信自主研发的ULED显示技术获得了“年度显示技术金奖”,令业界瞩目。

  实现技术反超,一直是海信的梦想。从开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信芯”,到国产第一条液晶模组生产线,再到牵头LED背光国际标准制定,海信一直在努力打破电视核心部件由日韩企业垄断的局面。

  2011年,日韩企业相继推出OLED样机,技术上刚刚取得“平行身位”的海信不甘落伍。

  “OLED技术是由每个像素点自发光,不需要模组。”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建伟介绍说,“虽然被称为‘梦幻显示器’,但OLED产品工艺不成熟、成品率低、价格居高不下,致使产业化过程比预期慢,但这是个巨大的威胁”。

  面对挑战,周厚健向技术团队下了攻坚的死命令:“一定要趁着OLED现阶段尚存可靠性不足和高成本的劣势,尽快研发出一款比OLED显示效果更好的电视。”

  2013年,海信成功推出了自己的ULED电视,以较OLED更低的成本,把液晶屏幕的画质效果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其第二代量子点曲面ULED在画面颜色表现力、清晰度、亮场表现力和画面流畅性等方面均优于OLED。东南大学显示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与世界4K高清电视顶级产品同台实验对比,给出了这样的结论:在10项最主要的画质指标中,ULED的峰值亮度、动态对比度、色域覆盖率、功耗等5个指标明显优于三星的SUHD和LG的OLED。黑场亮度、水平、垂直像素数3项指标三者相当。整体看,ULED占据明显优势,而OLED存在明显的残影和功耗过大的弊端。“中国企业在动态对比度、色彩、亮度等主要液晶显示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并领先。”东南大学显示技术研究中心教授李晓华说。

  但海信并没满足,反而酝酿着更大的超越。

  2015年12月9日,海信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激光影院电视新品,产品扩展为85英寸、100英寸和120英寸三个规格段,其70英寸激光拼接商业显示屏也首次亮相。同时,海信还邀请德州仪器、DNP、日亚、华数、腾讯视频、国美、苏宁、京东、天猫等上下游合作伙伴代表,共同成立了行业首个激光影院电视产业生态联盟,建立起一条可以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和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的生态链。在今年1月份美国的CES展上,海信激光影院电视获得了“全球最具竞争力未来电视奖”。

  “海信在激光影院电视这一领域投入的研发人员众多,经7年的技术攻关,已经获得了141项核心专利技术,激光光学引擎100%自主研发设计,整机设计、研发、制造完全自主运营,70%的制造成本掌握在自己手中。”曹建伟告诉记者,海信认为,激光显示技术是下一代主流的显示技术。

  “一旦海信成功,全球彩电等商业竞争格局也将由‘韩日中’改写为‘中韩日’。”海信集团总裁刘洪新认为,随着激光影院电视规模的扩大、价格的降低,激光影院有望占据70英寸以上产品40%的市场份额。“平板电视已经历了10多年的快速发展,当前已经进入产业转型和变革的关键时期,谁能掌握核心技术并做到提前布局,谁就能在下一个10年中取得主动权。海信的战略是直接超过第三代OLED,大力发展第四代激光电视。”

  携显示技术首次在全球领先的优势,海信在海外市场战略布局也开始加快。去年7月,海信出资2370万美元收购了夏普墨西哥工厂全部股权及资产,并获得夏普电视美洲地区品牌使用权和所有渠道资源。目前,海信在南非、阿尔及利亚、墨西哥、捷克等地拥有海外生产基地,设有16个海外公司。同时,海信还在海外建起了分布于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地的七大研发中心,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研发。自2011年起,海信还通过海外招聘、收购团队、引进技术带头人等方式储备人才、改善人才结构。这些世界一流的研发人才,使海信在多媒体研发、电视芯片研发以及前沿技术储备等方面,形成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也使海信研发出了更多适合本土消费者的领先产品。

  传统制造业要转型升级,仅有技术领先还不够,必须通过智能制造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AGV小车来回穿梭于库房与线体间,机器人、机械手和自动化专机正高效精准地实现产品的装配、检测、包装,成品经自动分拣、码垛、覆膜后,由AGV自动运送到指定的货位……这是记者在海信的黄岛电视工厂里见到的情景。

  “传统制造业要转型升级,其核心是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产品的竞争力和系统效率。因此,仅有技术领先还不够,必须通过智能制造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海信电器总经理代慧忠说。

  为此,从2012年开始,海信便着手系统规划建设供应链管理、制造系统效率管理体系,并将二者有机结合,系统推进工厂信息化再造、自动化及装备智能化,形成了以“质量提升、组织变革与流程优化、供应链计划、供应链再设计、供方优化、工厂布局与工艺优化、仓储物流优化、产品DFM/DFA优化、信息化、自动化”等“十大支柱”为支撑,以数字化驱动整个价值链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升级,以及以“两化融合”为手段的智能制造管理体系和相关标准,并通过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打造领先于同行业的智能工厂。

  在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建设方面,海信依靠用户大数据挖掘,分布式并行处理等自主创新技术,搭建了支撑智能产品内容与运营的“海视云”平台,利用智能终端与用户的实时交互所取得的信息,支持产品开发、制造过程和服务的持续创新与改进,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的使用价值。

  在以“两化融合”为核心的智能工厂建设方面,海信已建立以主计划为中心的IOT(物联网),通过MPS、PLM、SRM、MES、WMS、CRM等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搭建完整的SCM信息系统,实现全供应链的网络化协同。

  “我们打破了部门界限,实现了流程平台化。我们的工艺装备部、工程部、工艺部等已合成一个工艺部,16个部门整合到6个部门,实现了减人增效。”代慧忠告诉记者,他们位于黄岛的工厂,3年前还有12000个员工,现在只有6000人,但模组产量翻了3番,电视产量翻了一番。

  统计显示,过去几年,海信集团从36000多人,减少到23000人。截至2015年底,海信集团在3年中制造效率累计提升超过120%,仅人工成本就节省了超过14亿元。

  随着精品战略、智能制造的推进,海信已形成行业内的制造比较优势,实施效果也得到了相关部委的肯定。在两化融合方面,于2015年荣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在智能制造方面,海信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智能工厂参考模型标准研究》项目,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立项申请。

  如今,海信已在医疗电子、智能交通、智能光电等新型领域加快布局,并取得技术领先优势。这些优势正在成为海信科技立企的“新桶底”

  1月12日,借助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海信CAS),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为一对连体男婴顺利实施分离手术,成功化解了“控制出血”这一手术最大难点,5个多小时的手术,最终出血量仅为30毫升,开创了国内利用计算机辅助系统帮助连体婴儿分离的先河。

  “这是一例非常特殊的连体婴儿案例,胸腹连体的男婴除了肝实质相连外,还有异常的肝内血管相互沟通。”作为执行手术的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教授董岿然对海信计算机辅助系统给予了充分肯定。手术团队首次启用了海信CAS,采用混合成像和分割技术,术前清晰“再现”了连体婴儿肝内三种六套不同血管的走形和相互沟通的立体情况,并精确计算出分离边界,更精准实现了连体婴儿的成功分离。

  海信电子医疗技术带头人高川博士告诉记者,医疗电子产业市场巨大,其中,美欧日约占全球医疗电子产值的85%。而从经验医学到精准医疗,未来的医疗“无处不显示”,做电视起家的海信一进入精准医疗产业,就占有了极强的技术优势。

  这些只是海信布局新兴产业的缩影。

  在新兴产业方面,海信布局最早的当属智能交通产业。1998年,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开始在智能交通这个新领域投入研发。2003年,他们开发的智能交通系统首先在青岛公交旅游线路上试用,然后在青岛、烟台等地全面落地。

  2005年,北京奥运智能交通系统开始招标,该系统技术测试标准极为严苛,并在硬件软件上都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进行检测。海信参与了投标,最终的测试结果比国外品牌都好。海信在这次投标中“一战成名”,并最终包揽了北京奥运村区域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安定路、朝阳路的快速公交系统,都是海信网络科技那时搭建的。

  借北京奥运会的东风,海信从2008年起将智能交通的产品和服务“铺设”到国内各大城市,从2009年济南全运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海信参与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体育赛事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

  如今,海信智能交通核心产品交通运输已占据全国29%的份额,在快速公交智能系统的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70%以上。

  在智能交通领域的成功,为海信发展新兴产业增添了底气。2003年,在光通信行业最不景气的时候,海信毅然成立光通信公司,正式涉足光通信行业。经过反复权衡,海信定位于FTTX(光纤接入)产业链,并于2005年在全球首家推出商业化GPON OLT光电转换模块,一举确立了在光通信器件领域FTTH(光纤到户)的专家地位。2007年,海信首创10GPON高速突发模式光收发一体模块,大大加快了10GPON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近年来,海信又先后收购了光模块著名的代工厂商东莞新科、美国优秀激光器芯片生产厂商Muliplex和巨康,为的就是冲击全球领先的光通信市场。统计显示,2015年,海信在接入网方面保持了世界第一,光电业务增长18%,产品增加超过75%。

  至此,海信无论在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实现了技术的领先态势。海信科技立企的内涵和形象已呼之欲出。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