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邱继宝的新飞跃

  • 发布时间:2016-04-27 03:30:00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编者按: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每个企业、每个地区的发展道路都不平坦,难免遇到困难与挫折。企业搏击风浪获取新动能,才能扬帆远航。飞跃集团走出困境、实现转型发展的事例就证明了这一点。

  创业路上35年酸甜苦辣,他始终前行不辍——

  邱继宝的新飞跃

  见习记者 许 峰 丁 珊 记者 朱海兵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说:“浙江是一个具有炽热企业家精神的地方,浙江商人既聪明又肯吃苦,敢冒风险,敢为人先,最让人敬佩。”

  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正是其中之一。他的飞跃之路,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长河中,是颇具象征意义的一个航标:

  凭300元贷款起步,闯出了一个大型现代化民营跨国企业集团,他从“草根”走到“明星”,更被誉为“国宝”。但随后接连遭遇的3次金融危机,使他面临20多亿元债务,不少人断言,飞跃将止步于此。

  8年后,他的坚持粉碎了这般论调。飞跃重新飞跃,邱继宝依旧还是那个邱继宝。

  转型升级8年,邱继宝经历了怎样的自我突破?艰苦创业35年,他又是如何诠释企业家精神?

  市场的神话:

  300元贷款

  创建缝制帝国

  创业时的邱继宝,既盼天亮,又怕天亮。

  1982年,20岁、只是一名普通鞋匠的他,到信用社贷款300元,办起了一个给缝纫机做配件的家庭作坊。

  四年后,邱继宝决定转产缝纫机整机。当时,国内的中低档产品市场几乎被几家老牌的国有企业垄断,而中高档产品市场又全部被海外厂家占领。在狭小的生存空间思索,缺钱、缺人、缺地方的邱继宝却大胆地决定,国内外市场一起抓。

  他翻墙进入广交会,却被保安发现罚款,还罚站半个小时;他托一位香港的老太太从香港买电话号码簿,一个一个打电话推销自己的产品;当听说中南美洲等地可能有市场,他又义无反顾地背上缝纫机,借来一名翻译,踏上异国推销之路。

  “那时候的我,年轻气盛,既盼着天赶紧亮,就好出门推销;又怕天亮得太快,担心自己准备不够周全,错失机会。”回忆起年轻时的自己,邱继宝的神情也仿佛突然变得年轻起来。

  1989年,飞跃成功开辟了南美市场,签下首批2万美元的单子。

  首战告捷之后,订单飞速增长。1994年,飞跃在中南美洲的订单达1000万美元。

  邱继宝还没来得及喜悦,飞跃遭遇墨西哥经济危机,中南美洲市场受到巨大冲击。

  怎么办?是等待经济的复苏,还是再闯一条路子?

  邱继宝选择了后者,他要寻找新的市场,把飞跃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1995年、1996年,通过开辟东南亚和中东国际市场,飞跃的订单从1000万美元跃升至2000万美元。

  但这般好景在3年后又戛然而止。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飞跃的销售网络再度重创。

  变化的是经济环境,不变的是企业家敢闯敢拼的精神。

  邱继宝从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嗅出其中的机遇:这是引进高新技术,关起门来技术改造的大好时机。他马上两手准备,一方面收购日本的小型工厂,聘请国外缝纫机专家开发高新产品;一方面举债斥巨资投入技改,从美国、韩国等地引入世界先进的加工设备。

  休养生息,带来的是集团的又一次“飞跃”;亚洲金融危机,飞跃跑出了加速度。世纪之交,飞跃晒出的成绩单让人羡慕:机电一体化家用缝纫机涌入日本家庭,彻底改写了长期单向从日本进口缝纫机的历史;借助在美国、德国、巴西等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分支机构,产品打入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浙江的企业家,在创业之初,大多有一股子拼劲。他们积沙成塔,滴水成河,创造了属于浙商的精神财富——‘四千精神’。没有这股子精神,就没有我邱继宝的今天。”邱继宝说,正是这宝贵的精神财富支撑他经受各种考验。

  坠落的帝国:

  8年创新转型

  基本清偿20亿巨债

  转型中的邱继宝,不盼天亮,更怕天亮。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遭遇过两次金融危机的飞跃再受重创。刚刚成型的“商业帝国”,竟似在一夜之间崩溃:

  美元贬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发展过快、定位过高,产业单一、抗风险能力差的飞跃,出现了严重的财务危机,甚至濒临倒闭。

  “那段时间,生不如死。”谈起2008年的飞跃危机,邱继宝表情凝重。

  20多亿元的债务,让他害怕电话铃声的响起,害怕天际泛出的鱼肚白,这都意味着债主又要上门,“当时的我,只希望天亮得慢些,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去应对。”

  与此同时,外界注视着飞跃,尤其是同样遭遇危机的企业家们都在关注着飞跃的一举一动。

  要知道,这个具备标签意义的民营企业,一度是制造业兴衰的风向标,邱继宝的进与退,不仅关乎个人命运,更关乎整个制造行业的未来。

  邱继宝不想认输!他选择的是,不失信、不逃避、不裁员。他说出的话颇为熟悉,却在此刻直抵内心的柔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企业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怎样还?深思熟虑之后,邱继宝最终选择了“开放股权”:通过引入外来资本,增资扩股,变现股权,进而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因此,2009年初主营业务重组成功后,在新飞跃的股权结构中,邱继宝让出了飞跃集团多达69%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邱继宝说,股权出让,他经过了不愿意、勉强、愿意的三部曲,“虽然自己的股权变小了,但飞跃却能够因此强大,这个民族品牌不是我一个人的。”

  “2008年的生不如死,2009年的艰难转型,2010年的尝试突破……这几年,我越转越难,却越转越勇。”邱继宝告诉记者,这些难处都是发展中的困难,只有靠发展来解决。

  触底反弹后,邱继宝将转型的重心聚焦在缝制设备这个主营业务,对缝纫机进行大刀阔斧的“瘦身强体”式变革,开发出行业内首款多功能缝绣一体机。借助“两美浙江”和“五水共治”,飞跃培育高端装备制造和再生资源环保产业,飞跃双星的智能吊挂系统稳居行业前列,飞跃管业也成为国内新型基建管材的主要供应商。

  “受金融危机影响最深,创新转型最为迫切,实现转型最有成效。”对于飞跃的这一次劫后重生,台州市发改委主任张锐敏用“三个最”来点评。

  8年来,不服输的邱继宝基本还清了20多亿元债务,也迎来了飞跃的再次腾飞。飞跃没有拖欠一天员工工资,没有借故裁员。

  在飞跃的展示大厅,“责任在肩,飞跃无限”的8个大字,尤为明显。

  这8个字,邱继宝有着自己的释义:深陷危机时,勇于担当,不逃避、不气馁、不裁员;谋求转型时,坚定不移,不懈怠、不放弃、不停步。“我要感谢这些曾经的劫难。”邱继宝说,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让飞跃看到了彩虹。

  蜕变的希望:

  一样的土地

  创造不一样的价值

  蜕变后的邱继宝盼天亮,也不怕天亮。

  如今的他,虽然需要更多时间去实现梦想,但他的心态早已变得从容不迫。

  经历了重重考验之后,邱继宝为自己的梦、飞跃的梦设定了“3个不”:国家不鼓励的不进入、行业过度竞争的不进入、3至5年做不到国内领先的不进入。

  在缝制产业上,走高端智造的路子,让世界有家的地方就有飞跃。这是邱继宝的第一个梦想。

  “以前追求销量、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产品的附加值。”邱继宝说,所谓的薄利多销,只是针对低端产品,而此前的危机已经给了他深刻的教训,而他现在要做的是通过供给侧的加减法,砍掉缝纫机的占有率,减产量、增效益。

  好创意,不怕没市场。邱继宝的笃定,来源于飞跃的创新,从机械化提升到智能化;成套设备、高端制造、无缝接技术等方面均走到了世界领先地位;智能缝制设备电脑绣花机、多功能家用机、智能吊挂系统、电脑横机、智能模板机的研制,不仅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更打响了“中国制造”的自主品牌。

  打响“中国制造”自主品牌,是邱继宝坚持实业的动力源泉。布局环保产业和再生资源产业,“让世界变得更清洁更自然”,在邱继宝看来,不仅是一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更是飞跃的绿色梦想。

  2010年,生产特种新型环保节能管材的飞跃管业成立,其生产原料既可用新料也可用再生料。邱继宝介绍,这种克拉管引进了德国技术,主要技术指标国际领先,已广泛用于核电、石化、冶金、城市污水等领域,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排水、排污管材生产商。

  “国家要建设美丽中国,世界也需要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空气更清新,飞跃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环保产业。”邱继宝说,眼下,飞跃正努力构建“三个百万吨”示范基地:百万吨废金属再生、百万吨废家电再生、百万吨废钢再生。

  站在邱继宝的办公室,能看到一片气势恢宏的钢结构厂房,这是飞跃为浙江工业打造的一个4.0方向的智能制造示范园区。

  这个小微企业科创园占地900亩,按照国际一流的标准建设,将配套花园式园区、高端厂房和现代服务业。预计今年底,投资10.8亿元、建筑面积50.6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可建成投产,首批将迎来80家成长型企业入驻。

  邱继宝告诉记者,“机器换人”后的飞跃,不再需要这么多空间和土地。草根出身的他,对土地要素配给短缺的小微企业的困境熟稔于心。

  一样的土地,创造不一样的产业,实现不一样的价值。邱继宝颠覆传统模式,盘活存量土地,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为初生型、成长型小微企业打造拎包即可入驻的创业创新平台。

  “我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邱继宝期盼,将飞跃科创园建设提升为特色小镇,成为世界级别的产品研发中心、标准检测中心,让飞跃转型迈向世界级优秀企业。

  “很多人笑我傻,说我不投资房地产,不然早就赚发了。”邱继宝笑着说,在他看来,企业家向前看,并非是向钱看,这也是他坚持实业的原因。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