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基地,对外文化贸易新抓手

  • 发布时间:2016-04-24 21:30:48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汪名立  责任编辑:罗伯特

  

  北京市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实施意见》中,“加快推进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建设”成为5个主要任务的首个任务。《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对外文化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国际版权贸易和跨境文化电子商务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由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与天竺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合作建立,是我国三家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之一,并于2014年8月正式开园。近日,国际商报记者就基地发展等相关问题采访了歌华集团所属歌华信德文化贸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潘剑平。

  潘剑平认为,基地(北京)是国家对外文化贸易的体制机制创新实验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能力培养区,首都文化创意产业保税功能区。同时,加快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也是落实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政策的抓手和着力点。

  政策叠加优势明显

  “开园以来,基地完成基础设施的一期工程建设,招商工作也已经开展。”潘剑平介绍说,目前在基地注册和入驻的企业有近10家,还有大量企业在积极联系洽谈。在他看来,企业入驻基地(北京)不是简单的租楼办公需求,而是看中基地所具有的文化贸易功能区的产业集聚效应。

  据介绍,基地(北京)集成国家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政策资源体系、北京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天竺综合保税区的政策法规体系,形成政策叠加的综合优势和汇集作用。“文化贸易政策的落地在基地都能很好地实现,企业在基地享有税收、经营许可、产品认证、版权保护等多种便利性和政策保障。”

  潘剑平认为,文化产业具有特殊的行业业态特征,基地建设针对文化企业的特殊性,同时最大程度上完善基地内的文化产业链。以电影器材租赁为例,依托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保税、免税、免证”政策优势,可以提供影视器材租赁、销售、维护维修、展览展示、仓储物流中转、技术人才培训、耗材、配件、影棚租赁、制景、后期等一站式经营服务。

  “通过两年多的发展,基地加强了推广,不仅利用国内会展推介招商,还借助海外设计周、电影节和其他专业性展会等平台‘走出去’。”潘剑平说,目前基地已经获得一些外国政府和机构的认同,并达成一些合作,这为中国文化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都提供了平台。

  实践多种贸易方式

  《实施意见》对基地(北京)提出明确要求:推进国家级文化艺术口岸交易平台和国家级宝石交易平台创建工作;建设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版权作品登记中心、版权综合交易市场和版权资本运作平台;建设面向国际文化贸易领域的云数据中心和对外文化贸易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云服务中心。“未来基地的工作将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业态形成和实践多种贸易方式等几个方面展开。”潘剑平介绍说,基地规划面积45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国际文化贸易企业集聚区的主体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二期工程以影视产品国际制作、艺术品保税存储、文化产品展览展示及配套数据中心、仓储中心为核心,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文化产品展览展示、制作、数据保税存储服务平台等。

  据悉,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加快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建设发展的意见》,基地将建成国际文化贸易企业集聚中心、国际文化产品展览展示及仓储物流中心和国际文化商品交易服务中心三个功能区。基地(北京)将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带动园区发展,引进领军型企业带动业态集聚式发展。

  潘剑平介绍说,基地(北京)招商的目标企业是细分领域中的领军企业。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增强基地的产业影响力和凝聚力,完善产业上下游结合,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在政策创新和基础设施完善的情况下,促进文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基地将通过创新贸易方式,提高贸易流程效率,打通文化贸易多种渠道,推动文化贸易的快速发展。”潘剑平认为这方面的重点工作是“引进来”和“走出去”,引进国际版权、影视器材,发展跨境电商等;同时借助国际设计与艺术联盟等,带动文化企业“走出去”拓展全球市场。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