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研究发现优质奶牛养成的奥秘
- 发布时间:2016-04-21 02:30:59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2015年,奶牛营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就犊牛至成年泌乳牛营养与免疫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发现犊牛早期断奶的适宜日龄为42日龄;发现提高固体饲料采食量可促进犊牛体型和体重增长,提前达到断奶要求;在犊牛代乳品中可用特定的植物蛋白源替代乳源蛋白;益生菌及天然物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是通过改变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瘤胃形态结构而产生的……”奶牛营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屠焰说。
近日,奶牛营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总结暨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记者了解到,该实验室去年承担各级研究项目和课题总经费1300万元,开展研究工作9项;转化成果3项,培养人才19名;组织和参加国内外会议33次,引进和派出人员技术交流19人次。
同时,发表SCI论文11篇,核心期刊论文16篇,出版著作3部;发明专利授权3项,申请6项;实用新型授权2项,申请3项;外观设计授权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授权11项;修订北京市地方标准1项,国家行业标准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
2015年,研究人员还发现日粮能量水平显著影响育成牛营养物质的代谢;不同剂量茶皂素均可以显著提高奶牛血清中SOD;酵母水解物对泌乳牛瘤胃微生物区系具有影响作用;以及药食同源原料可调节畜禽产品品质,这些研究成果对北京市奶牛产业“占高端、提效率、降排放、保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该重点实验室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4年度审核批准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北京农学院,共建单位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汇集了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数位岗位专家的团队力量,研究方向为奶牛营养与免疫、饲料安全与新型饲料资源开发、分子营养与代谢调控3个方面。
“实验室在组织体系上创新性实行依托单位和共建单位的双主任体系,即依托单位和共建单位分别聘任实验室的主任、副主任。双主任体系既有效促进了两个单位对实验室建设的支持,又有效促进双方研究人员对实验室建设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双方的互利互惠和共赢关系。”
目前,该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成员11人,包括主任刘建新教授,副主任范学珊研究员、李胜利教授、孟庆翔教授,成员赵广永、熊本海、路永强、刁其玉、屠焰、蒋林树、刘凤华。
“实验室现有面积2000余平方米,具备为各综合实验站、牛场提供科学研究、技术支持和科技培训服务的能力。” 屠焰说。
屠焰说, 实验室近5年的目标是:搭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奶牛营养研究与交流平台,提升北京奶业科技竞争力;建立集约高效的奶牛饲养技术体系,为北京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原料奶质量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培养一支具备理论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人才队伍。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