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实现煤炭开采与生态保护双赢

  • 发布时间:2016-04-08 03:37:59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一说到煤炭,人们最容易想到的词汇是:黑、脏、污染、雾霾……

  神华集团是我国煤炭行业无可争议的龙头企业。不过,这家以煤炭为基础的“巨无霸”,一直注重煤炭产业清洁化,在2014年启动了“1245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将发展愿景设定为建设世界一流的清洁能源供应商。

  “从2015年到2030年,神华将实施三个‘五年规划’,树立三个阶段性目标,全力建成世界一流的清洁能源供应商。”神华集团董事长张玉卓说,“十三五”期间,神华将以清洁能源发展战略为指引,形成以煤炭清洁生产为主体,煤炭清洁发电和煤炭清洁转化为两翼,以太阳能风能、核电等产业为补充的“一主两翼、适度多元”的产业布局。

  在“去煤化”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神华集团如何实现“一主两翼”的清洁发展?把煤炭由“黑”变“绿”、由“黑”转“白”的愿景能实现吗?经济日报调研组走进神华集团采访的第一站,就从煤炭开采开始。

  矿区煤炭不落地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是对神华集团神东矿区气候状况的真实写照。

  这片蕴藏着丰富煤炭资源的土地,历史上年均降水量仅有362毫米,但蒸发量远大于此,常年风沙弥漫,风蚀区占总面积70%以上,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既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又保护好荒漠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煤炭开采与生态保护双赢,是一个难上加难的考验。

  “神华集团要实施‘1245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就必须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于煤炭开采、加工、利用、转化、综合循环等全产业链。”神华集团副总经理李东说,在煤炭开采环节,必须全力实现不扰动外部环境,实现绿色开采,清洁供应。

  神东矿区大柳塔煤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井工矿,也是我国少数几座采用大采高采煤工艺的煤矿之一。在大柳塔煤矿距离地面150多米的工作面,记者看到7米高的国产大型液压支架十分整齐地一字排开,撑起了一片宽敞的采煤作业空间。在预先铺设好的轨道上,大型采煤机紧贴着厚厚的煤层,采煤机上两个巨大的转盘飞速转动,切割下来的煤块落在快速运转的皮带机上。

  大柳塔煤矿矿长刘民强告诉记者,大柳塔煤矿一个生产班组11人,工作8个小时就可以采15000吨煤,每个月可以掘进1300米。2015年,大柳塔煤矿全员工效达117吨/工,是行业平均水平的近17倍。

  神华集团共有煤矿77处,核定/设计生产能力近6亿吨/年。近年来,神华集团加速推进安全、高效、智能矿井建设,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程度越来越高。目前,神华集团原煤生产综合能耗只有约2.7千克标煤/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杨俊哲告诉记者,原煤通过皮带机送到洗煤厂洗选后,将被存放在大型筒仓里。发运时,再通过皮带转移到定量仓装车。

  记者来到大柳塔选煤厂装车车间时,一名工作人员正在操控装车,只见他鼠标轻轻一点,定量仓里的煤就精准地滑落到车厢里。根据记者现场测试,装满一节载重75吨的车厢,只需37秒钟。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洗选中心副主任何宗政介绍说,完成装车后,还需要在煤炭表面撒上封存剂进行固化,防止运输途中的粉尘污染,实现了煤炭生产、运输过程中的不落地。

  “目前,我们整个矿区地面上没有裸露堆放的煤,完全实现了‘采煤不见煤’,环境更加清洁卫生,大大减少了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杨俊哲说。

  神华集团煤炭生产部总经理赵永峰介绍说,在煤炭生产开采中,神华集团露天矿、井工矿采区回采率分别达98%、85%以上;通过绿色开采实现了“采煤不见煤,污水不外排,矸石不出井”,做到绿色开采,清洁生产。

  采空区建成地下水库

  广袤的西北地区缺水!对此,大柳塔煤矿总工程师陈苏社体会颇深:“神东矿区属于半干旱气候,干旱少雨。在上个世纪,水厂给矿上供水时有时无,水一停,整个井下生产就停了。”找水,曾经是神东矿区维系生产和生活的一大任务。

  现在,情况大为改观。记者来到大柳塔矿的地下水库,这个水库基于超大工作面开采后井下采空区自然边界明显、岩体空隙均匀的实际,采用全新的“地下水库”技术建成。具有遵循地下水的赋存规律、注重煤矿井下水资源保护的特点。

  陈苏社说,井下涌水量约400立方米/小时,全部通过不同水平间的连接管道,由注水孔注入22煤层的地下水库,经矸石自然净化过滤后全部进行复用,实现了井下生产污水零升井。

  目前,大柳塔煤矿地下水库的总储水量约为71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水库水源大部分利用地下水运移、自然压差规律进行收集、输送,具有“循环型、环保型、节能型、效益型”的特点。

  杨俊哲介绍说,采空区天然净水厂污水处理量350万立方米/年,是标准的无人、无设备、无电耗、无材耗的“四无”效益型天然污水处理厂。水质化验分析结果表明,矿井水经采空区自然净化后,水质完全可以满足工业和绿化用水要求。

  记者了解到,通过这一示范工程,大柳塔煤矿井下每年节约用水280万立方米,节省购水费用4200万元,减少矿井水处理及外排费用1800万元。

  截至2015年9月,大柳塔煤矿、上湾煤矿、补连塔煤矿、榆家梁煤矿等15个矿井已经建成35座地下水库,每座平均储水量约71.4万立方米;目前整体储水量达到2499.5万立方米,历史最大储水量达到3100万立方米,相当于地面建设两三座1000万立方米中型水库的蓄水量,大幅减少了外购水和排水等费用,基本解决了神东矿区煤矿生产中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以及防治水灾的问题,矿区中水复用率达到72%,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煤矿开采每年产生的矿井水约80亿吨,而利用率仅为25%,其他未能利用的60亿吨水资源,相当于60个储水量1亿吨的大型水库,这对于人均淡水资源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我国是巨大的资源浪费。我国煤矿大多地处西部北部水资源极度缺乏地区,神东矿井分布式“地下水库”技术的推广应用意义重大。

  “通过全面推进矿井水深度处理技术和中水回用技术应用,大大拓宽了西北缺水地区水资源利用潜力。”张玉卓说,未来5到10年内,神华集团还将继续加强保护和改善地下水资源,使西部矿井水利用率由目前的不足30%提高到60%,年节约水资源10亿吨以上。

  在煤海上造一片绿洲

  在神华准能集团公司,有一个标语随处可见:“你能、我能、大家能,准能”。

  “这是我们多年倡导的企业文化。”准能公司总经理张铁毅说。凭着“你能、我能、大家能,准能”这股劲,准能公司已经走出了一条资源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发展路子,在煤海上造出了一片绿洲。

  作为全球最大的露天矿井,准能公司如何在沟壑纵横、生态脆弱的土地上既挖煤又造绿洲?抱着好奇和怀疑的态度,记者驱车来到准能公司旗下的黑岱沟露天矿。

  通往矿区的道路十分宽阔,路面宽度超过20米,前方引导车的尾部高高地悬挂着一面小红旗。“这里的运煤车轮胎高4米,载重达到300多吨。上下坡时,运煤车看不到路上行驶的其他小汽车。小汽车悬挂红旗,可以提醒大卡车。”张铁毅说。

  黑岱沟露天矿矿长刘玉福告诉记者,这里的煤层大约29米厚,按照目前的开采水平,每年可以推进开采约400米,平均开采深度110米左右。

  问题是,露天开采怎样造出一片绿洲?记者了解到,方法是这样的:露天矿开挖时,将挖出的好土覆盖到原来生态不好的荒地上,将原来沟壑纵横的荒地变成平整的良田。按矿上的说法,这叫外排场。露天矿开采过程中,不断将挖出的好土回填至矿坑,形成新的良田。按矿上的说法,这叫内排场。

  张铁毅告诉记者,针对矿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少、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特点,准能公司把土地复垦、生态保护、水土保持纳入到“三同时”管理,从2002年开始每吨煤提取0.45元作为复垦及绿化基金。

  截止到2015年,准能公司的环保、水保、绿化复垦累计投入37.38亿元,其中环保投入18.43亿元,水保投入5.15亿元,绿化复垦投入13.9亿元;累计完成复垦2303.04公顷,种植各种乔、灌木6400多万株,地被及牧草17.13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达75%以上,比原始自然地貌提高2至3倍。

  准能公司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斌告诉记者,从2012年起,东、西两个排土场种上了玉米、大豆,累计产量达到246万斤。如果按照单产算,是本地村民农作物种植产量的3倍。

  “你们要是夏天的时候过来,到处郁郁葱葱,凉风习习,倒像是置身在一座巨大的天然氧吧里。”张铁毅说,目前,矿区生态系统结构由简单趋向繁杂,植物种群由单一趋向多样,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已经从荒坡秃顶变成植被覆盖、草木茂盛的人工生态区,生态系统向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在神东矿区,杨俊哲告诉记者,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在实施绿色开采的同时,也主动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在全国煤炭系统中率先建立了生态治理资金长效保障机制,先治后采,采治互动,以采促治,形成了以煤业发展促进生态治理,以生态治理保障煤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经过30多年努力,目前神东矿区的植被覆盖率已由开发初的3%至11%提高到60%以上,累计生态治理面积达245平方公里。神东不仅没有因大规模开发造成环境破坏,而且使原有脆弱生态环境实现正向演替。

  记者了解到,目前,神华集团已经有21个煤矿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