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老供销”必须走“新路子”

  • 发布时间:2016-03-28 05:29:38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综合改革工作启动一年来,我省供销社改革效应正逐步显现——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去年我省供销社系统共完成购销总额884.8亿元,9个市实现增长,全系统943个社有企业实现销售总额284.6亿元,增长7.7%……

  按照国家《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指导意见,我省供销社系统综合改革工作启动一年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农村合作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探索,改革全面开花,“老供销”焕发出了新生机,改革效应正逐步显现。

  搭乘东风网上供销风生水起

  流通是供销社的老本行,搭乘“互联网+”的东风,正在构建中的我省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活力无限。

  去年以来,山西农村消费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们买东西开始网购,更重要的是,还会把自家产的农产品、手工艺品通过网络平台卖到城里去。

  “现在好了,动动鼠标在‘农芯乐’就能买到放心农资。”以前每年春耕的时候,安泽县的蔡进全都会为化肥、农药、地膜、种子等问题发愁,真真假假不说,还要跑很远的地方买。而今年,蔡进全坐在家里通过互联网在“农芯乐”上下单,放心农资就直接送到家门口。

  “农芯乐”是省供销社专门为“三农”提供综合服务的互联网平台,去年8月上线,目的就是要把服务延伸到“最后一米”,力争5年内辐射全国,所有乡镇村享受物流配送即日达服务。目前,与“农芯乐”签订共建电商服务中心意向的36个县中有8个为国家级贫困县,通过电商扶贫,打通了贫困地区农村电商的“进路”与“出路”,建立起购销两旺的双向流通渠道。

  事实上,除“农芯乐”外,我省供销社在电商方面的探索早已开始,目前全系统共发展电商企业63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4家,县级及县以下电商、微商58家,累计实现交易额5000多万元,其中农产品销售额1000多万元,累计点击量达200多万人次。今年,全省电子商务县级覆盖率将达到84%。沁州黄小米、山西陈醋、天然山野菜、无污染小杂粮……这些原生态农产品早已借助山西欣鑫合电子商务公司平台、供销e家等走出省外。

  “供销社深耕农村市场60多年,善于把握农民需求的脉搏,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省供销社主任狄重阳说,供销社能发挥长期扎根农村、贴身服务农民的特殊优势,利用遍布城乡的实体门店网络和特色农产品资源,统筹推进我省农村电商创新发展,助力“晋货出山”,带动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

  金融创新打通农民融资链条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时节,平遥农民老侯来到晋伟中药材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部,花几分钟写申请、签合同,第二天就拿到10万元贷款。“贷款利率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一样,还有还款免息优惠。”资金互助部理事长介绍,这个“蓄水池”把农民自己的钱聚拢来办自己的事,不仅盘活了农民手头的资金,还让地下钱庄和高利贷等民间非法信贷没了市场。

  目前,“蓄水池”已收、付现金1.2456亿元,办理业务116256笔,累计发放借用股金1.67亿元,支持1248户社员,带动农户7570户,实现中药材等产值2.41亿元,解决了合作社经营设施建设、中药材产业链延伸发展和社员生产所需资金问题,还通过互助社的赢利实行分红,为农民增加收入7500万元。

  实践证明,合作社资金互助部将生产合作、经营合作、信用合作融为一体,探索出了一种深受农民欢迎的金融服务方式,解决了合作社成员融资难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供销社系统资金互助社或开展股金互助服务的专业社共计5个。其中汇总股金总额2705万元,带动入社农户及社员733户,发放互助借款1.7亿元。省供销合作社分别与省农信社、邮储银行山西省分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取得了20亿元授信额度。目前已在全省选择了10个县开展农村合作金融试点,依托8个专业合作社成立资金互助社开展资金互助业务。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资金互助业务的运作和管理,省供销社1月下发《稳步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行动计划》和《山西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开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试点的指导意见》。预计到2020年,我省将构建以农村资金互助、融资担保、小额贷款、产权交易、合作基金、互助保险、互联网金融七个业态为主的供销合作社新型合作金融服务体系,全力破解农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龙头企业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在日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公布的2016年供销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中,我省10家单位被认定为2016年供销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做优龙头企业,才能稳农兴粮。改革一年来,我省供销社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推动社属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对接,通过资产入股、项目引导等方式,树立起一批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了以杂粮、中药材为重点,果品、蔬菜、核桃等多元发展的绿色特色产业,趟出一条“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路子。

  山西是全国“小杂粮之乡”,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全省供销社已发展小杂粮专业合作社218个,入社社员1.7万户,年销售收入达10亿多元,许多龙头企业有不少出自杂粮领域。

  在大同荣鑫小杂粮加工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当地农户把土地托管给合作社,搞起特色种植,收购价也高了很多。有的农户还以“土地+资金”的方式入股,成为合作社的股东,再返聘成为合作社的工人,除了流转土地每亩500元,还能拿工资、分红。产品辐射至内蒙古、朔州、左云、右玉、天津港口,通过与中粮集团合作,部分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地。

  在山西,这样的合作社还有很多,平遥晋伟中药材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长治三里湾种植专业合作社、临汾尧都区土门彩虹果蔬专业经济合作社等,都是响当当的龙头企业。

  1月23日,我省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接下来,我省将启动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在土地托管、农资供应、测土施肥、统防统治、代耕代种、农技培训等关键环节,为农民提供“保姆式”“菜单式”托管或全程服务。特别围绕中药材、小杂粮、干鲜果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合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对于供销社的发展,狄重阳表示,深化改革,不能缩手缩脚,要主动涉猎农民需要的新领域,“农民需要什么,供销社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我省供销社的目标,就是把供销合作社办成真正符合农民需求的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保姆式”全程社会化服务。

  本报记者 张 婷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