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审慎理财 着眼长远

  • 发布时间:2016-03-26 03:42:06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毛 铁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日前表示,财政预算案推出了多项惠民生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措施,如减免税项、减免差饷、增加免税额和发放额外综援津贴等,预算中接近2000亿港元的经常开支是用于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民生范畴,预算案的通过与香港经济民生息息相关。他希望立法会能早日通过《拨款条例草案》。

  2月下旬,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了2016/2017年度财政预算案。这是曾俊华任内的第九份预算案。预算案依照审慎理财和量入为出的原则,做到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保证了公共财政开支的可持续性;同时又配合特区政府施政,善用资源,兼顾香港经济的短期稳定与长远发展。预算案预计2016/2017年度总开支4900亿港元,盈余110亿港元。舆论认为,预算案各项推动经济、惠民生措施可将今年香港GDP提升1.1%。

  香港近年财政收入稳健,多年出现盈余。截至今年1月底,香港2015/2016财政年度前10个月政府收入3958亿港元,支出为3506亿港元,收大于支;财政盈余为452亿港元,财政储备增至8737亿港元。预计至今年3月底,香港特区财政储备将达到8600亿港元,相当于24个月的政府开支。

  但是,也应看到,受去年全球经济增长放慢的影响,香港的货物出口自2009年以来出现第一次全年下跌,实质跌幅达1.7%;服务输出跌幅0.6%。旅游业疲弱,访港旅客去年下跌2.5%;零售业销售转弱。展望2016年,世界经济前景仍不明朗,发达经济体出现低速和不均匀的增长,新兴市场面对下行压力。受外部环境影响,香港外贸可能持续走弱,市场消费和投资意愿或进一步下降。这对香港财政储备构成了挑战——1998年至2004年,为应对当时严峻的经济困境,特区政府加大支出,财政储备几年间就消耗四成。为此,香港特区政府要防范未来经济可能面临的冲击,就必须未雨绸缪,恪守审慎理财和量入为出的原则,把钱花在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刀刃”上。

  特区政府2016/2017年度财政预算,兼顾了香港短、中、长期发展的需要。

  首先,预算案将减轻中小企业和中产阶层负担、稳定就业市场放在重要位置。香港有32万家中小企业,聘用的雇员占私营机构雇员的一半以上,是香港经济的中流砥柱,也是香港税收的主要来源。预算案推出多项税务及商业牌照费用的减免,包括减少企业75%利得税,减免商业登记费,优化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计划,豁免旅行社、酒店及旅馆、食品及商户一年牌照费用,资助中小企业使用科技服务和方案等。仅减免商业登记费一项,就可让130万名业者受惠,政府也因此减少收入25亿港元。为了加强中小企业的长远竞争力,特区政府还推出资助中小企业使用科技服务方案,为每家合格的中小企业提供最高达20万港元的资助。

  其次,投入资源改善民生,帮助低收入市民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下滑。曾俊华认为,香港近年的经济动力主要来自本地消费,减轻市民的生活负担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2016/2017年度,香港民生开支持续增加,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开支为1980亿港元,占特区政府经常开支60%。其中用于教育的支出为750亿港元,比10年前增长67%;用于社会福利的支出为660亿港元,比10年前增长106%;用于医疗的支出为570亿港元,比10年前增长90%。预算案推出的改善民生措施还有:一是扶贫。推出“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计划,20万户低收入家庭共约70万人受惠。二是养老。增加养老院的床位及护理员名额,加强对养老院服务的监管,拨款推行“长者院舍住宿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三是关心下一代。从明年起,幼儿园教育免费,有3至6岁儿童的家庭均可受惠。四是关爱弱势群体。为超过2万名残疾人士和需要特殊照顾的学前儿童提供更多的服务。

  第三,财政预算案配合特首梁振英的施政报告,着眼于香港长远发展,进一步拨出部分储备作长远投资,如成立未来基金、房屋储备金及拨备2000亿港元作十年医院发展计划等,都是未雨绸缪之举。

  同时,财政预算案包括促进与内地的经济融合、把握好“一带一路”建设新机遇、完善香港的创新生态环境等内容,如斥资82亿港元推动科技园智能生产和研发,注资20亿港元成立院校中游研发计划,鼓励金融科技初创企业落户香港,设立“一带一路”办公室,这些都有助于香港推动经济多元发展,开拓新的海外市场,巩固香港的长远竞争力。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