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力破“缺芯少屏”格局

  • 发布时间:2016-03-22 08:29:43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去年以来,电子信息制造业“巨无霸”项目接二连三落地,福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势头从未如此之猛:

  全球集成电路巨头台湾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62亿美元,在厦门建设联芯集成电路制造项目;

  中国最大的液晶面板制造商京东方投资300亿元,在福清开建8.5代面板项目,创下迄今为止福州市电子信息产业中最大单体投资;

  已在榕投资逾廿载的中华映管,又斥资240亿元将华佳彩高新技术面板项目落户莆田,成为莆田建市以来投资额最大的高新技术项 目;

  厦门火炬高新区注册资金最大的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再上120亿元的二期项目……

  总投资超千亿元!为何“巨无霸”项目集中落地?这对福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意味着什么?

  产业瓶颈正在突破

  当下,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可很多人并不知道,我们每天触摸的高端显示屏产品一度被日韩垄断。

  冠捷电子的显示器销量位居全球前列,但“屏”却不是“福建原产”。

  事实上,“缺芯少屏”不仅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曾经的难言之痛,也是制约福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

  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前沿性和基础性,对整个国家的信息安全、经济安全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随着智能制造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作为我省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如何抢抓机遇,培育产业新的增长点?

  “我省新型显示产业主要以台资和外资为主,产品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游的模组加工和下游终端产品的代工生产,产业链的关键上游原材料、制造设备及高世代面板、品牌终端企业等环节十分薄弱。而中下游的绝大部分产品又属于组装产品,‘两头在外’,企业相对独立未形成配套产业体系,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受制于人。”省经信委电子信息处有关人士介绍说。

  突破,关键在于精准发力,上带动性强的大项目,推动产品高端化、产业集聚化。

  这批重大项目的引进,正在突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瓶颈。

  去年,厦门天马微电子投资的国内首条、全球第二条5.5代LTPS及彩色滤光片项目,成为国内最先实现量产的高端显示屏。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华为、小米等知名品牌手机,以及平板电脑、车载显示、医疗显示、智能穿戴等领域。

  上月,天马微第6代LTPS(低温多晶硅)生产线又全线贯通,首款5.5寸FHD LTPS产品成功点亮。这是中国大陆第6代LTPS生产线的首秀,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实现小批量生产。

  “LTPS被视作目前全球高端应用市场最具发展前景的主流显示技术之一,6代生产线产品具备更窄边框、更高对比度、更高亮度、触控集成、更薄模组等超强性能。201 7年满产后,加上第5.5代LTPS生产线,厦门天马的产能将达到每个月1000万片。”厦门天马相关负责人表示。

  天马屏,只是福建电子信息产业产品高端化的其中一步。

  华映科技莆田6代中小尺寸面板项目,将分期建设两条月产能达6万片的生产线,一期预计201 7年9月可实现量产。

  随着市场需求向大屏幕、超高清发展,大尺寸面板将供不应求。落地福清融侨开发区的京东方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201 7年二季度投产后,将实现我省大尺寸面板零的突破。

  三个高世代面板项目属于产业链中游,将来可集聚上游的彩色滤片、液晶显示元器件等行业,并衍生出显示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导航等下游终端产品。“相信经过几年发展,在福州市,仅一个显示器产业集群,一年产值就有望超千亿。”福州京东方光电公司总经理杨新元说。

  高端化带来的集聚效应已显现。3月 1日,东旭光电8.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正式动工建设,(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预示着我国将真正实现自主研发玻璃基板生产和销售,完善了国内平板显示产业链,填补了国内产业空白。这个项目投资70亿元,是京东方项目最大的产业链配套项目。而跟随着京东方的脚步,韩国东进化学、德国林德气体等上下游十多家企业也正纷至沓来。

  用“芯”向高端市场跃升

  俗称“芯片”的集成电路,被喻为国家的“工业粮食”,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产品却大量依靠进口。特别是全球存储器市场高度垄断,韩国企业占据了七成以上的市场,我国台湾企业占5%左右,中国大陆存储芯片产业基本空白,年进口额高达600亿美元。

  我省的集成电路产业更是起步晚、规模小、差距大。

  2014年,国家出台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明确提出支持福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我省加紧布局。新出炉的福建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福州、厦门、泉州、莆田等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形成沿海集成电路产业带。

  在厦门,联芯12英寸集成电路制造项目正加快建设中,预计今年12月试产。这一项目将利用台湾联华电子世界级的制造技术、上下游紧密配套关系和国际客户群体,带动厦门完成“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装备与材料”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进而构建“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的电子信息千亿产业链。

  上月,总规模50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落户晋江,吹响福建进军“中国芯”的冲锋号。这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以来首个在地市级合作设立的基金,首期出资规模75.1亿元,将重点支持泉州市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和半导体等高尖端技术产业,建设位于晋江的福建省集成电路产业园,支持三安集团和三安光电或其关联企业开展境内外并购、新技术研发和新建、扩建生产线等业务。

  投资53亿美元的晋华集成电路项目已选址泉州,这一省市合资的大手笔项目,目标直指芯片国产化。“我们将与美国、日本及台湾地区等开展技术合作,改变目前存储芯片100%依赖进口的格局。”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副总经理卢文胜透露。

  2015年,全省集成电路实现产值超过100亿元。“我省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位居全国第8位。规模虽居上游,但水平却仍处中游。‘缺芯少屏’是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痛点,只有通过抓好一批龙头项目建设,促进一批配套项目落地,补齐关键基础材料与基础元器件短板,才能快速实现产业由低水平向高端化的跃升,打造东南沿海新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朱四海博士认为。

  “缺芯少屏”的旧格局正在打破。在“巨无霸”项目的带动下,我省电子信息产业正跨步迈进升级版。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