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人身险面临“收紧”
- 发布时间:2016-03-21 02:10:26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京报讯 (记者陈鹏)曾在市场红极一时的短期人身保险产品面临下架。中国保监会上周五发布通知,要求自3月21日起,保险公司应停止销售期限不满1年的中短期人身保险产品。这意味着曾在电商平台上热卖的1年期,甚至半年期的万能险、分红险产品将被强制下架。
短期人身险需逐年退出市场
据保监会介绍,中短期人身保险产品指的是保单前4年中,任一年度账户价值与累计生存保险金之和超过累计所缴保费,并且大多数保单期限不满5年的人身险产品。
目前,部分电商平台上销售的中短期高收益万能险就属于这类产品,这类产品的购买门槛低,且预期年化收益率多数在6%以上,远超其他类型的保险产品。在过去两年内,包括华夏人寿、珠江人寿等在内的多家中小险企曾依托这类产品大量获取保费收入,其在人身险市场中的收入排名也在逐年攀升。
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类产品实际存续期限较短,从而可能给公司带来资产负债错配、现金流不足等风险。”
除了要求停止开发和销售1年期的保险产品外,保监会同时还要求,保单存续期限在1至3年的产品保费收入在未来3年内按比例逐年缩减,3年后,保费收入占比将控制在保险公司总保费的50%以内。此外,中短期保险产品的规模也将与保险公司的资本水平进行挂钩。
中小险企业绩将受影响
对于这一政策,一位保险行业内人士认为,此监管规定一旦实施,会对以短期高现价产品“发家”的中小保险公司产生较大影响。
新京报记者从保监会公布的2015年人身保险公司保费情况中发现,在以万能险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一栏中,许多保险公司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超过100亿元,其中华夏人寿、前海人寿、珠江人寿此项收入甚至超过了原保险保费收入。
事实上,在2015年保险资金大举“扫货”二级市场的过程中,来自万能险等短期产品的资金是重要来源。在2014—2015年间,华夏人寿先后入股了同洲电子、朗玛信息、申万宏源等上市公司。宝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寿则在2015年几度举牌,成为万科的大股东。
在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的大背景下,监管部门也多次对保险资金的运用发声。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今年两会期间曾表示,“股东要对保险责任和盈利期限有长期准备,不能捞一把就走,更不能把保险公司作为提款机。”
随着监管层要求将中短存续期产品的保费规模与投入资本净资产进行关联,增资成为许多大规模经营该类产品险企的当务之急。而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珠江人寿、天安人寿、前海人寿等中小险企已经进行了增资。
业内人士认为,保险资金的优势在于获取长期稳定的收益,保监会此举意在使保险公司的产品着眼于3年到5年,甚至更长期的投资和保障,产品的设计思路将完全不同,保险公司必须思考新的业务模式。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