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父亲托起脑瘫儿子诗人梦
- 发布时间:2016-03-11 06:29:42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徐淑霞刘智峰文/图
“把孤独积攒起来,培植成种子,把痛苦开垦出来,治理成良田。我站在春天的田野里,把绝望的棉袄脱掉,和一群天真的孩子一起奔跑,让每一个陌生人羡慕我的微笑。”这是被村人称为“脑瘫诗人”的范东明,2015年出版诗集《左岸之贝》中一首名为《春天,我把棉袄脱掉》的诗。他的父亲范建法,是山东省东营市史口镇范家村一位地道的农民。38年来,为了因脑瘫而不能自理的儿子,他倾其所有为其治病,千方百计教育儿子读书学习,不惜举债为儿子购买电脑、订阅图书,最终帮助儿子实现了诗人梦。
“东明能画画,肯定也能认字儿!”从发现儿子能画画起,仅有初中水平的范建法就借来小学、中学教材,坚持每天教范东明识字,还将一本小字典当作礼物送给儿子。他鼓励儿子锻炼脚趾的灵活性,用脚趾夹住铅笔练习书写。没想到,半年下来,儿子识字量竟然达到1000多字。
看到儿子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范建法就开始为儿子买书。20多年前,乡村还挺贫穷,每年拿出1000多元钱用于购书的家庭屈指可数。范建法和妻子郝金省吃俭用,给范东明订阅了《收获》《诗刊》《山东文学》《萌芽》等多种刊物。一段时间后,儿子的阅读水平有了长足的长进。于是,范建法将一个大本子放到儿子的脚前,告诉他:“你也可以当作家,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吧。爹是你的第一个读者。”
有了父亲的帮助和鼓励,范东明开始走上创作之路。他构思了几部小说,都写出了提纲,其中《金锁记》竟然写到了100多页。“内容涉及三四十个人物,情节设计得还不错。”对于儿子的“作业”,范建法颇为满意。
看到儿子用脚写太慢了,而且书写姿势对心脏不好,范建法便产生了让儿子学电脑的念头。2005年的东营乡村,拥有电脑的家庭寥寥无几,对于贫困家庭的范建法更有些难以企及。这位朴实的父亲,低头借钱,托人从城里买回了一台“二手电脑”。2007年,他再次借来3000多元钱给儿子换了新电脑。
在范东明的书桌上摆放着《海子诗全集》《泰戈尔诗文全集》《北岛作品》等一系列书籍。范建法说,2007年起,范东明迷上了读诗、写诗,他购买了一些诗歌作品当礼物送他。2013年,旧电脑“罢工”,范建法再次为儿子更换上更高配置的电脑。
范东明不会用口表达,却将对父亲的爱深深藏在了心底,写进了诗歌里。
对于范东明,每一次书写都仿佛面对一项“大工程”。他要挪到床头的电脑旁边,用右脚大拇指按下开机键,然后用右脚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击……这些在常人看来简单的事情,他做起来却非常吃力,往往坐不了多长时间就浑身痉挛。所以,当他表达出书的愿望时,很多亲朋好友都反对,觉得他的身体根本支撑不了。然而,范建法却支持儿子,在网上联系了北京一家出版社。
“要先支付3万多块钱。”当从儿子的支吾表达中明白印刷诗集需要花这么多钱时,范建法有些犯愁了。但为了帮助儿子实现梦想,他还是硬着头皮走进了邻居和朋友的家门。没想到,大伙儿都争着出钱帮助儿子,并表示“书能卖出去就还我们,卖不出去就当供着东明上学了。”你5000,我10000,印刷费很快就凑齐了。有邻居到家里来,说:“你会开拖拉机,帮着大伙儿耕种多少年了,常常连柴油钱都不要。这回,大家都想帮你一回,你就别不好意思了。”
儿子为诗集取名《左岸之贝》,2015年4月正式面世。让范建法没想到的是,儿子很快走红网络,很多热心网友帮助卖书,使他们收回了印刷费。拿着诗集换回的钱,范建法教育儿子要做到三点:一要偿还印刷费,二要尽个人能力帮助别人,三要继续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印刷费全部还了。范东明拿出200多本书捐给了一些学生,还在电脑上敲下一行字:父亲的言行感染了我。
每天与电脑做伴,范建法鼓励儿子学习电脑维修,帮助村民和朋友。没想到,仅仅半年时间,范东明竟然能够处理很多电脑问题,并且多次帮助邻居和朋友解决难题。
在网上,范东明结识了患病女孩吴海萍,并帮助她校对、出版了“抗病自传”《途经人间》。范东明写道:“每帮助一个人,都会感到快乐。这份快乐源于老父亲。”
范建法鼓励儿子:“你要做得更棒,为现在的小孩子树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