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阳光雨露滋润科研幼苗
- 发布时间:2016-03-11 05:29:41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今年两会会场上,创新能力成为热议的话题。与世界其他民族相比,中国人当然不缺乏创新能力。可为什么创新能力发挥不出来呢?我国业已在SCI数据库科技论文数量上居世界第二,年专利申请数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在重大科学发现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源头创新上与世界强国相比远远不足。
有人认为,中国式的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灌输,而忽视了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还有人认为,需要对科学家提出道德约束,让他们树立科学精神。但笔者认为,仅仅对科学家提出道德约束是不够的,必须还要从科研制度上做一定的革新。否则,在一个有缺陷的科研体制下,一个科学家自我进行道德约束的结局往往是劣币驱逐良币。人都被踢出局了,何谈科学精神的发扬光大;离开了实验室的硬件支撑,又怎能验证内心的探索想法?
科学研究从来都是一项烧钱的工作。所谓科研体制的改革,归根结底是科研经费的分配问题。即,将科研经费分配给谁?如何确保拿到经费的科学家是有创新精神的?如何切实保证真正从事创新研究的科学家拿到经费?如何做到每个科学家拿到的经费资助与其所从事的科研需要大致匹配,不多也不少?
近年来,我国一直加大科研投入。但是不论投入多少科研经费,科研经费的数额都是一个有限值,都必须直面分大饼的问题。而在这场科研经费争夺战中,青年教师也就是网上调侃的“青椒”,以及刚毕业没几年的博士和博士后们则是永远的弱者。
国家的科研经费向知名科学家,向院士倾斜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凡事要有度。不管多么伟大的科学家,穷其一生,能做出的值得称道的科学成就都是有限的,毕竟一个人的智力、精力和体力都是有限的。
回顾这些功成名就的科学家的个人学术史,我们会发现,他们中大部分人一生中所做出的重大成就,基本都萌芽于研究生阶段。如果他们比较幸运,能够及时获得科研经费的资助,那么他们的创新之路就会较为平坦。如果不幸自己的想法没有进入上一级科学家的视野,并且受到认可和鼓励,他们的创新之路就会比较坎坷。
现在科技领域的好苗子在哪里,在做什么?他们出于获取经费以及职称晋升的需要,主动地或者被动地投奔知名科学家,成为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科研团队中的一员,藉此获得知名科学家所分包下来的某个大科研项目的一个局部,从而获得暂时的安身之本。
在资助科学研究时,我们的科研经费管理部门,要做个懂得植物生长规律的园丁,要在植物的抽条分蘖期保证好光气水肥。发掘创新,不是继续大量集中经费于个别知名科学家,指望一棵树直达天际,而是要广泛地培育幼苗,从中不断地筛选出生长势头好的好苗子来,之后再重点加以资助。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要给青年科学家以一定的选择课题的自由度,给予青年科学家以一定的基础科研经费支持,让他们能够自由地开展科学研究。在他们科研生涯的早期,不要过分催促他们发表论文,不要急于让他们做出成果。因为最好吃的大米,一定是生长期比较长的。唯有如此,米粒才会饱满,口感才会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