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重复使用要另辟蹊径吗
- 发布时间:2016-03-06 05:31:18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两会声音
经历数次推迟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北京时间3月5日早上成功用猎鹰9号火箭将卢森堡通信卫星SES9送入轨道,但在尝试海上回收一级火箭过程中第四次遭遇失败,其惨烈程度尤胜以往。
此前已有专家对海上平台回收方式提出了质疑,认为此举难度太大。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院长谭永华代表当日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航天器的回收和重复使用,或许也可以基于其他运输模式。
谭永华表示,可重复使用火箭的概念是降低进入太空成本的有效途径,值得积极研究探索。但目前的技术要真正实现商业可重复使用,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攻克。
他认为,在技术标准上,航天器应在顶层就按照可重复使用的标准来设计,例如美国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就是如此,其设计使用次数达100次。“现在我们的火箭发动机也可以多次工作,八次十次都有可能,但不能说它具备重复使用十次的能力。也许这台可以,可另一台就不行,因为它不是按照可重复使用标准来设计的。”他说,基于不同天地运输概念,对不同运载工具的回收,肯定会采取不同模式。这跟飞行器的总体、结构、控制、动力等密切相关。
在经济性方面,SpaceX声称为实现重复使用,猎鹰九号火箭的运载能力要损失三分之一。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航天活动的成本。另外,谭永华说,飞机每次飞行后只需快速检测一些参数,就能证明其状态是否符合飞行要求;而航天飞机的维修检测成本极为高昂,成为其最终“下马”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火箭回收以后,还要做哪些检测维修才能再次使用,这很关键。
谭永华透露,我国在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方面处于概念研究阶段,正在进行一些策划和论证,也会吸取国外经验,包括研究蓝色起源、SpaceX等公司的技术特点。“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很多问题要深入研究探索。”
但他认为,航天器回收的方式很多。SpaceX公司所做的尝试,是基于现役航天运载工具(即火箭)来开展。实际上将来或许还有其他运载模式可以直接进入太空。
“比如航天飞机。对于当时来说,航天飞机的技术过于复杂。但几十年过去了,各类技术、材料都在快速发展,或许将来某个时候我们重新审视航天飞机,就不会觉得它那么复杂了。”谭永华说。(科技日报北京3月5日电)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