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烧饼”翻身记
- 发布时间:2016-03-02 08:30:33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蒋文龙
缙云烧饼是一种小吃,在浙江丽水地区小有名气,但长期以来小打小闹,既形不成产业,更难登“大雅之堂”。作为一种地方特产、一种文化现象,缙云烧饼一直挣扎在街头巷尾。
2014年,缙云县开始发力,将发展烧饼产业列入地方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成立烧饼办、培训烧饼师傅、举办烧饼节。短短两年间风生水起,在全国各地一下子开出了230多家专卖店,去年营业额7亿元。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吃,到引以为豪的“富民产业”,缙云烧饼的翻身,引人深思: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地方党委、政府应该如何选择突破口,引领创业、创新的热潮;政府应该如何通过创建区域品牌,实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在消费日趋多元的今天,又应该如何针对消费需求,让地方名点、名小吃重续辉煌?
饼香五千年却难成气候
缙云烧饼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相传轩辕黄帝在缙云仙都的石笋上用仙鼎炼丹,常常以山泉和面,在炼丹炉内烤饼,所烤出的饼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当地百姓就仿效轩辕皇帝的仙鼎,以竹木为外桶,以窑土为内壁,制成烧桶,专用于烤饼。
在缙云,卖烧饼是千百年来人们赖以谋生的手段。父携子、夫携妻,人们挑着烤桶远赴他乡,以烤饼为生。但正与人们司空见惯、屡见不鲜的其他众多土特产一样,缙云烧饼尽管在周边地区有一些影响,却一直小打小闹,难成气候。
但在丽水市委常委、缙云县委书记朱继坤看来,“小烧饼”却有可能培育成“大产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朱继坤分析说,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山区县,引进大项目固然重要,但抓大也不能放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小烧饼”有千家万户的群众基础,是老百姓增收致富最直接、有效的产业,因此也最适合“大众创业”。“对自己的优势视而不见,一味追求‘高精尖’,无疑是一种盲目,是不切实际的。”
缙云烧饼究竟如何发展,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庆源受命前往把小吃店开遍全国、年营业额超60亿元的福建沙县考察。考察的结果是,要做大缙云烧饼产业,必须走品牌化、标准化、特色化发展的路子。陈庆源后来出任缙云烧饼品牌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县内的没做大,出去的走不远,店面简单如摊铺,一直是烧饼加馄饨。要把小烧饼做成大产业,一定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由此,缙云县出台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要把烧饼产业作为富民工程,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县里还专门成立了“缙云烧饼品牌办公室”,设在县农办内,给予专职编制,负责缙云烧饼产业的整体推进。据了解,这可能是全国唯一一个为烧饼设立的“品牌办”。
品牌化、标准化、特色化
作为地方特色小吃,缙云烧饼要转型升级、走向市场,就必须打响品牌。而作为品牌,缙云烧饼必须具有统一的生产标准。
县农办副主任、“烧饼办”主任朱民告诉记者,为了解决标准化难题,缙云制定了推进品牌建设的8条意见,实行“六统一”、“两集中”,即统一注册商标、门店标准、制作工艺、原料标准、经营标准、培训内容;集中宣传营销和挖掘文化。
以前,烧饼师傅们在各地单打独斗、各行其是,就缙云烧饼品牌而言,形不成强大的影响力。现在由政府出面注册统一的商标,设计统一的门店形象,还整合各方资源,举办“缙云烧饼文化节”、参加浙江省农博会等,进行统一的宣传推介,其声势自然今非昔比。而一些已经自己注册商标的门店,政府则引导他们采取“双商标”形式,将企业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相结合,相得益彰。
为了鼓励农民走出去开店创业,缙云出台政策规定:门店面积30平方米以下、经营缙云烧饼等传统小吃品种不少于2个的给予补助1万元;门店面积30-60平方米、经营缙云烧饼等传统小吃品种不少于4个的给予补助1.5万元;门店面积60平方米以上、经营缙云烧饼等传统小吃品种不少于8个的给予补助3万元。
针对烧饼制作工艺要求较高,而从业者素质又良莠不齐的现状,缙云专门建立了两个培训基地,对烧饼师傅进行免费培训,还在缙云职业中专开设了专业班。“现在,缙云电大培训班后两年的培训名额基本上排满了。按每年培训2600名烧饼师傅来计算,三年就可以培训7000多名。”朱民介绍,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培训烧饼师傅5000余人,还有5000余人在排队等待培训。
培训工作的强力推进,不仅确保了缙云烧饼的质量标准,为其品牌的提升奠定了基础,而且营造了氛围、扩大了影响,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烧饼创业热潮。
烧饼成就“大产业”
2015年10月底,记者参观了缙云烧饼文化美食节。只见两里长的街道上,各种缙云小吃琳琅满目,人们摩肩接踵、喜气洋洋。缙云烧饼的摊位十分抢眼,一律统一门头装饰、统一人员服饰、统一标志,高端整齐的气息扑面而来。
“缙云烧饼以前谁看得上眼?没想到两年时间,就搞得这么红红火火!”杭州“绿谷大通”老板周伟飞感慨万千。他先在杭州的“西溪天堂”综合体尝试着开了个烧饼店,发现生意不错后迅速扩大面积,此后又在“西城广场”开设旗舰店,最后,索性将烧饼店开进了省政府食堂。缙云烧饼的受欢迎程度,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跟周伟飞一样在杭州创业开烧饼店的大有人在。位于杭州文三路的“胖子烧饼”店店主应显光说,他的缙云烧饼每天要排队购买,每天的营业额都在6000元左右。去年,他在杭州买了一套220万元的房子和两辆奥迪车。
不仅卖烧饼的人赚了钱,缙云烧饼还带动了诸多相关产业。缙云东山村的陶炉膛属缙云烧饼的“私人定制”版饼桶内胆,做工精细、传热均匀,烤制出的烧饼特别香脆。随着缙云烧饼热销,东山村的陶炉膛也越来越抢手,有的村民一年能卖出六七千个炉膛。
菜干是制作烧饼的原料之一。为保证缙云烧饼的独特口感,缙云建立了菜干生产、加工基地,仅源发蔬菜专业合作社一年销售的缙云菜干就达到20多万公斤。九头芥是传统的地方蔬菜品种,也是缙云菜干的首选品种,村民采用套种的方式,亩产值可达7000元。
目前,缙云还规划建立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原木炭基地。一条以缙云烧饼为龙头的产业链,已经清晰可见。根据规划,到2020年,缙云烧饼的从业人数将达到2万人,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