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世界输出衰退”——一个乏力的指责
- 发布时间:2016-02-26 20:14:35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题:“中国向世界输出衰退”——一个乏力的指责
新华社记者 周舟
2016年的世界经济注定风险重重,但在主要工业化国家复苏乏力,货币政策分化的情况下,有声音要求中国对动荡的全球市场担责,这显然找错了方向。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26日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前表示,如果经济总体是健康的、可持续的,一些小的金融市场的波动会回归正常。
任何时间,对任何国家而言,保持6.5%以上的增长都是令人振奋的消息。把中国和巴西并列为导致全球衰退的原因颇具误导性,与2015年中国增长6.9%形成反差,巴西经济则萎缩约4%。
对中国操纵数据的质疑也缺乏生命力,尽管其引用反映“中国制造”景气程度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六个月低于荣枯线,并仍处在探底过程中。这只部分反映了各国需求萎缩的现实,如美国投资家吉姆·罗杰斯所言,中国是当前经济问题的受害者,而非原因。
认为中国进口减少导致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同样有失偏颇。去年,原油等中国主要进口商品在数量上甚至有所增加,商品价格暴跌在先,才影响到了进口总额下降。
数据怀疑论者恰恰忽略了不断增长的服务业在2015年对GDP的贡献过半,消费对社会经济贡献率达66.4%。这标志着中国有效推动了期待已久的从投资拉动向需求拉动的转型。
在华外资企业的故事印证了这一点。2015年,卡特彼勒等工业设备制造商过得并不开心,沃尔玛和星巴克却保持增势,不断拓展市场,这甚至发生在实体店正迅速被庞大的电子经济取代的情况下。
一杯咖啡的经济学不容小觑,在购物中心喝一杯拿铁会带来更多娱乐性消费。国产电影《美人鱼》2月上映仅12天就斩获24亿元票房,破中国内地影史纪录。
服务业的增长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将有效吸纳钢铁、水泥和房地产行业“去产能”导致的富余劳动力。城市快递员持续人力不足反映了这种变化。
中国应对风险的能力同样具较强韧性。尽管部分老工业地区增速下滑明显,个别省份只实现增长约3%,但也有重庆和贵州等增长迅猛的省份,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为应对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积累了较多地方债务。周小川分析说,中国股本融资、股票市场发育还不成熟,债券融资还是相对主要的渠道,导致债务占GDP比重偏高,“它有一个自然发展成熟的过程”。
中国并不会遭遇在欧洲发生的债务危机。与欧盟不同,中国统一的财政制度能够在必要时迅速出台救助计划,而不会像欧盟一样,在希腊债务问题上拖延不决。相对温和的中央财政赤字率和巨大的居民及企业储蓄也支持为中国应对金融风险提供坚实基础。
这些因素说明一度引发市场焦虑的资本外流不会恶化为“资本外逃”。周小川说,只要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有说服力,国内经济增长,健康发展,资本流动出现一时的波动,就会逐渐回归理性。
实际上,目前人民币参照一篮子货币,并基本保持了币值稳定,其政策主张并不比美联储主席耶伦谜语般的经济预测更令市场费解。
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金融学家斯蒂芬·格伦维尔接受新华社邮件采访时说:“与十年前相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投资者均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未被扭曲。”
精明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危机蔓延,却并非万能药。周小川说:“货币政策如果用得太多,效应就有可能出现递减。”
全球经济实现真正复苏的关键是供给侧生产力的进步,而中国正在推行一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去产能”虽然可能令经济增长放缓,却为未来五年提供了更“诱人”的经济机会。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对新华社记者说:“‘稳增长’和‘保增长’一字之差,内涵大不相同。增长速度本身不是目标,而是一种条件。真正的目标是转方式,调结构。”
即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将审议和讨论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将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世界经济走出“新平庸”提供新动能。
中国承诺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意味着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转型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巨大机遇,而“逃离中国”的“看空者”注定无法在下一轮经济增长中占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