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李宇嘉:我们在“房子财富”的迷途中要知返了

  • 发布时间:2016-02-25 16:1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期,各路媒体盛传深圳要出台政策“打压”楼市。笔者认为,去年房价水平上涨超过60%、很多区域翻一倍,“刚需”和人才已被抛弃的情况下,房价“跌一跌”应该是社会各界的共识。但是,笔者在与各行各业的人聊天时居然发现,很多人希望“房价继续上涨,政策的不要”,特别是拥有房产的人。原因很简单,他们都希望自己的资产性收入蹭蹭地往上蹿,还有人在攒钱买第二套、第三套。甚至有人希望有几套房子出租,自己不用工作了。

  2015年,坊间最盛传的一句话是,“去年不买房,白干20年”。确实也是,但凡在2014年到2015年初(“3.30”新政前)买房的,不到一年时间赚取一两百万是再稀疏平常不过的了,也再没有比这个更具有财富示范效应的了,而且这个财富来的如此轻松。于是,笔者发现,深圳目前中产人群中普遍弥漫着一种“短期暴富”的浓重氛围,而且还是要轻松实现“暴富”。

  事实上,对于财富的追求无可厚非,只要没有犯法。再说了,早在10年前,国家就鼓励居民要获得资产性收入。目前,不仅城市居民把房子作为财富的最佳代表,今年春节回到乡下后发现,农村居民也是如此。如今农村成家立业,房子、车子、票子(彩礼)是新“三大件”,房子排在首位。为子女能在城市扎根,一向以保守示人的农民,不惜集祖孙三代之力,甚至借高利贷买房。

  但是,作为有着5000年历史的勤劳中国,全民把房子作为财富而去拼命地追求的盛况,怎么看怎么变扭。特别是,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中产群体,将房子作为财富的主要载体,并去疯狂地追求,对于全社会如何认识财富、创造财富,甚至整个国家和社会如何发展和进步,其影响和冲击实在太大了!

  在父母一辈的眼里,房屋只是个居所、是个家,把钱存起来培养小孩读书,小孩学业有成后进入社会,勤劳工作、努力赚钱,这才是财富积累的途径、社会进步的常序、国家发展的坦途。但笔者发现,从财富角度看,坚持这一观点的人,其财富或财产的家底是最薄的,更谈不上资产性收入。现在大学毕业起薪也就3000元左右,在大城市甚至连房租都给不起,相比房产收入不值得一提。

  买了房的人,看似有了资产性收入,未来或许不用那么起早贪黑、卖力工作赚钱给自己未来更好的生活、养老而积蓄了。但是,为此很多人牺牲了爷爷奶奶的养老金、父母的退休金、自己追求更好生活的现金流,甚至卖掉老家祖屋,存钱买房的人也是如此。笔者见到很多这样的人,为了买房,甚至要买多套房,背负巨大压力,闲暇的时间少了、陪小孩的时间少了、回家看父母的时间少了、祖孙三代团聚的时间少了,甚至为了还房贷而节衣缩食。

  因此,在时下,房子作为最大财富象征的作用被空前强化时,其作为“家”的属性开始淡化了。现在提起某某要买房子,多数人的第一反映就是成为有产者,为此而投向羡慕的眼光,但当事人或许因为不得不考虑买房的钱从哪来、每个月要还多少房贷、每月工资要怎么掐着手指花而愁眉不展,或许不会因为有了一个家,有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居所而感到幸福多少。

  对于嗅觉灵敏,早期买了多套房的人来说,尽管获得了丰厚收入,实现财务自由,但他们再也不会像过去一样那么努力地去学习、创业、进取,他们失去了很多商机,失去了闯劲、失去了进取心。笔者接触很多这样的所谓成功人士,尽管他们生活相当富足,但均坦言非常怀念过去学习、创业时期的生活和经历。对于当下,尽管表面看似光鲜,但内心的幸福感却降低了。

  试想,没有草根层面千千万万这些人的闯劲、努力和进取,整个国家的实体经济怎么发展呢?整个社会的财富和技术进步从哪里来呢?当前,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楼市“去库存”运动,房地产对于投资、对于经济的影响毫无疑问是非常大的,稳定楼市也是必要的,但有的地方将“卖房子”作为唯一目的,背离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宗旨,是否忽略了房子是老百姓的家这一属性呢?对于房子,在财富的迷途中要知返了。

  (作者李宇嘉系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