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智创业:从“人多势众”到“人少智众”
- 发布时间:2016-02-25 00:30:49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北京中关村,记者近日来到被业内称为“比哈佛还难进”的创业孵化器——微软创投加速器,一家名叫赛福基因的初创公司。想不到这家公司在中关村的团队只有寥寥几个管理人员。其余技术人才大都在美国。
该公司负责人余伟师说:“我们这个项目团队整合了来自美国不同高校的20名生物信息学、40名分子医学的教授、博士,大家平时很少见面,就是通过互联网协同合作,然后用两年时间构建了智能分析生物信息系统,为精准诊断和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分子医学层面的依据。”
这家基因公司是由美国一个叫赛福地的高科技创业平台孕育的,赛福地吸引来自70多个著名研究机构和大学的200多名前沿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
记者走访了中关村另一家创业平台Xtecher,该公司通过自建网络社交平台、自由注册的方式,聚合全球各领域科技人才。记者点开Xtecher网站,看到人才库里既有来自清华、北大、中科大、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理工科人才,也有来自华为、苹果、谷歌等企业的工程师。
这类被称为“众智创业”孵化模式的平台,利用互联网社交平台聚合科技人才,形成不分领域的“科技人才公社”,不仅跨学科、跨领域,甚至跨区域、跨国界,随时联通即时互动。为了突出创业孵化的针对性,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众智创业”始终围绕市场需求展开,将市场信息贯穿于创意、生产、服务各个环节,最终快速孕育出科技公司。
据赛福地负责人李伟介绍,胃肠间质瘤(GIST)的耐药性分子机制研究一直是北京肿瘤医院的难题,他们之前找了三家合作伙伴都没成功。“我们了解情况后,与北京肿瘤医院开展了合作,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Xtecher负责人戚宗超说,我们通过网络把科技人才聚合起来,利用各自的闲置时间、试验设备等软硬件,定向解决问题。
在Xtecher网站上已形成了一批“众智创业”成果,如由昆虫学家、光学家、制造业合作研发了激光打蚊设备;通过连接工业物联网与危化品感应器,可将警报信息实时发到检测人员手机实现即时监控。
记者调研发现,这种民间自发形成的“众智创业”模式正悄然兴起。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覆盖全球的“科技人才公社”,从“人多势众”向“人少智众”转变,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技术手段全天候聚合创新要素,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跨国界,有效激发创新资源活力,拓展了双创空间,真正实现了“不为所有但为所用”,为创业者提供了新思维,找到了用武新天地。
“科技人才以个体为单位结合,跨学科、跨领域自由交流、碰撞,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创业者灵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仅就创业层面而言,“众智创业”结合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了市场、技术、人才三者之间的高效互动。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