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互联网免费的“最后晚餐”

  • 发布时间:2016-02-22 01:31:56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O2O补贴进入倒计时

  “它最终将脱下普惠大众的外衣,瞄准小部分人的钱袋子”

  超过10元的打车补贴,9.9元的洗车和美甲,低于5元的外卖送餐费,各种扫码1分钱免费得体验的O2O新鲜服务……在2016年春天来临的时候,这样的“赔本赚吆喝”已经成为历史。“免费午餐”就这样轻轻地走了,不同于他们当初高调地来。

  补贴消失的如此之快又如此决绝

  一个春节的时间,使得习惯了各种O2O上门服务而患上“懒癌”的王敏意识到,骤然缩减的优惠幅度并不是为了安抚春节期间加班加点的工作人员,而是商家不约而同地和补贴进行集体告别。

  订外卖免送餐费、1元洗车、9.9元美甲的好日子再也不会有了。商家补贴消失的如此之快又如此决绝,与当初宣布优惠时的敲锣打鼓截然不同。

  在O2O的淘汰赛中,免费的午餐已经并且必须OUT了。有价值的优惠券越来越少,使用优惠券的条件也越来越苛刻:曾经充斥着滴滴打车优惠券的微信群如今异常安静,曾经多得烦人的各种外卖优惠红包也早已不见身影。从遍地红包到找寻不见,O2O的红包蜜月期结束的让人有些出乎意料。

  与缩水“红包”相对应的,是上涨的O2O服务价格和更长的等待时间。离家仅有1公里的小饭馆外送时间要45分钟起,外送费6元没得商量;稍微好看点的指甲花样都得好几百,比以前街边的美甲店价格还贵,还得容忍美甲小妹因为急着赶往下一家而不断抬头看表;洗车和阿姨服务更是集体“趴窝”,当“回家过年”的脚步遇到“脏的没法看”的爱车和房间,自己动手,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淘汰赛的枪声已经打响

  “春节前这事就确定了,本想着过年后再发消息让大家过个好年,没想到刚开工我的手机就成热线了。”2月17日,58到家收购嘟嘟美甲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58到家公关部发言人康宇的手机已经被打爆,这项在58到家看来“并不贵”的交易,也标志着猴年春节合并大潮的开启。

  “影响很大,却便宜的不敢相信”,是业内对于这项交易的评价。有媒体报道称,交易额仅在200万左右。但2014年10月31日,嘟嘟美甲曾对外宣称获得红杉资本和源码资本千万美元级的A轮融资。虽然收购金额最终没有公开,但坊间流传的数字和千万美元的融资额差距极大,要么就是嘟嘟经营不善着急出手贱卖,要么就是当初的融资金额有水分。这场原本仅局限于美业O2O这个极细分领域的新闻,效应也被开工后的“科技新闻荒”无限放大。善于营销的河狸家创始人“雕爷”大笔一挥,写下了《论嘟嘟美甲的倒掉》。雕爷在文章中表示:“鉴于200万差不多是桌椅板凳、服务器的折旧费而已,且在App Store上已经搜索不到‘嘟嘟美甲’APP,所以说‘倒掉’也没什么不妥。”“从皮上看,死于融资。从肉上看,死于口碑。从骨上看,死于模式。”雕爷如此总结竞争对手的“倒掉”,最后得出结论,嘟嘟美甲把千变万化的美甲款型,固化为保洁阿姨那种统一定价,优秀美甲师纷纷出走,有能力正价消费的顾客存留不住,最后剩下的都是菜鸟美甲师和贪小便宜、不补贴不消费的丐帮,焉能不倒?

  从“便宜差”到“高级贵”

  嘟嘟和58到家的合并显然只是行业洗牌的开始,消费者对美的挑剔帮助美业率先完成消费升级。下一个会是谁?

  补贴显然不是毫无意义的“施舍”,用户用一张张订单让商家看清了谁是“丐帮”谁是“刚需”,当尝到甜头的“懒癌”用户习惯了足不出户解决问题,殊不知一场消费升级的战役已经打响。

  “找了个每月5000元工资的阿姨,结果她啥也不会,等我们好吃好待把她教会了,她拍拍屁股走人了,还成了有经验的阿姨,7000元一个月都不愿意干了。”王敏的尴尬并没有因为O2O的到来得到“救赎”,反而在更多的家庭中频繁上演。“你是要‘便宜差’还是‘高级贵’,便宜差很可能就是我的后果,可高级贵真不如我们自己上手了。”王敏表示,服务不像一件衣服,可以用颜色、面料、品牌去衡量,更多的还是使用期间的感觉。O2O行业抓住了用户心理,通过分层的方式拔高了价格,最终的结果是全行业价格水涨船高,特别是当行业形成垄断后,消费者连用脚投票的机会都没了。

  “就像西方一样,上门服务从来都不是让大多数人占便宜的游戏,它最终将脱下普惠大众的外衣,瞄准小部分人的钱袋子。”王敏说。

  北京晨报记者 韩元佳

  被放大的微信收费效应

  曾经收费的银行正在免费,而曾经免费的互联网金融却要收费了。

  上周,微信再度成为了全民焦点。提现收费显然引发了众怒:媒体口诛笔伐地对是否该收费刨根问底,不少用户则赶紧行动纷纷提现。微信收费效应正如一波涟漪,在一圈圈地扩大开来……

  都在喊冤

  谁的说辞才是真?

  微信上周的一则提现收费公告,虽然是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发布的,却引发了意想不到的激烈反应。

  2月15日晚间,在微信钱包的“常见问题”中出现的这则公告显示,从3月1日起,微信支付的转账功能收取手续费改为零钱提现收取手续费,具体收费方案为:每个身份证账户终身仅有1000元的免费额度,超过1000元的部分将按照每笔提现金额的0.1%收取手续费,每笔至少收取0.1元。

  “终身只有1000元的免费额度,怎么看都感觉是条假消息,我随随便便提现就能超过1000元。”经常用微信转账的韩雯看到这条消息后,略带气愤地对北京晨报记者说,“我看到这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趁着还没收费,赶紧把微信里的钱全提出来。”

  就在公告发布后的两天时间内,微信朋友圈中几乎被这一消息占领,尽管微信将收费的“罪魁”直指银行收费,称相关费用增加了微信的成本,并表示提现交易收取费用是对每笔红包交易都收费的替代方案,“初衷也是提高用户体验”,却仍阻挡不住提现大军的步伐。

  而微信提现收费的说辞,却遭到银行业界的否认。

  “现在像微信、支付宝这种第三方支付机构,在银行每月的备付金都超过百亿元,可以说是银行的大客户,对他们的条件都相当优厚。”一位银行内部人士表示,虽然不敢说所有银行都不收费,但中小银行根本不会因收取微信口中的费用而失去大客户。

  银行的说法并非托词。一位支付宝内部人士向北京晨报记者表示,银行并未对支付宝提现功能收费。

  又有了后来者

  收费时代真的能来吗?

  有细心的人士算了一笔账:从去年三季度财报的数据来看,腾讯的收入成本中“其他”项有11.26亿元,即使全部是银行转账费用,也不过11.26亿元。而效果广告收入在去年三季度增长160%到23.86亿元,某种意义上,对腾讯而言,去年三季度账面上有200多亿的现金净额,承担微信的银行手续费,并非难事。

  有分析人士认为,当下第三方支付行业尽管企业众多,但对于大众支付而言,支付宝及微信支付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垄断形势已经显现。微信选择在此时收费,也许是想要分食垄断的胜果。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微信提现收费的第二天,腾讯旗下理财通发布消息表示,理财通提现不收费。这一动作传递的信息无疑是让用户在微信里的钱,能给微信带来更多的营收,而不仅仅“趴”在微信零钱或微信红包中。

  互联网金融平台小存折董事长何珊认为,如果是微信没有成本,就是想通过垄断挣钱,阿里等就会看准这个机会开始努力替代它的功能。如果确实有成本,一直免费受不了,其他家最后也都得收费,也是给网民没有免费午餐的一种教育。

  一个巧合是,微信前脚宣布提现收费,Apple Pay后脚就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大张旗鼓地进入中国市场,三星Sumsang Pay也在外围虎视眈眈,中国支付行业新一轮的战争也许就在眼前。危机四伏下,微信提现收费究竟能走多远仍是未知数。

  北京晨报记者 姜樊

  谜底:微信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