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中医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应更放开

  • 发布时间:2016-02-19 00:31:26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中医的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应该进一步放开,在一定范围内让医疗机构自主定价,让中医医疗市场借助经济的杠杆来实现自由竞争,让疗效说话,才能极大地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李志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副院长、针灸推拿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特需专家,李志刚具有30年的一线教学、科研和临床医疗经验,在针灸推拿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虽然已经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纪,但是李志刚仍然精力充沛,在寒冬腊月,身着休闲运动服的他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办公室接受了《经济参考报》记者的专访。

  让疗效给中医医疗技术服务定价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定价以来,北京现行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已执行30年未变。虽然近些年来物价在不断上涨,但是目前医保体制下的中医大夫扎一次针灸的费用仅为4元,一名从医的针灸大夫经历了多年的专业学习及训练,学成之后的医疗技术服务价格还不如擦一只鞋的费用高。”李志刚无奈地表示。

  除此之外,李志刚还吐嘈称,“目前中医的技术服务收费最高的是骨折治疗,夹板费用为80元,而西医做一次手术就要1万元。国内中医针灸减肥埋线一次几十元钱,而国外却高达上千元一次。社会上的养生会所做一次艾灸、按摩或刮痧都需要几百元,唯独医院里限制医生扎一次针灸4元,拔一次罐才5元。”

  “这样低标准的定价没有让中医的价值显现出来。”李志刚补充道,“由于中医从业者收入低下,就导致一些‘红包经济’、灰色收入、联合收费以及多收费等乱象的存在。例如有的医生在扎针灸的同时,再给病人拔罐,这样费用会高一点,否则成本都不够。”

  根据现行价格管理体制及有关规定,医疗服务项目规范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制定,具体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由各省、市、自治区物价、卫生部门负责制定。

  “由于中医收入低下,很多从业者纷纷转行,导致中医医生人数日趋下降,这都是残酷的现实问题,所以相关主管部门要让中医医疗技术与服务变得‘值钱’,应该允许医生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而相应的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借助医疗技术服务价格的放开,来推动医疗服务模式由‘以药养医’向‘以技养医’转变。”李志刚认为。

  “在提供基础医疗保障的同时,政府应该将高端医疗交给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发展特色专科和高端医疗服务,以满足居民个性化差异化的医疗健康需求。”李志刚表示。

  私人诊所门槛应进一步降低

  “日前,全国人大法工委对《中医药法》草案征求意见,草案将中医诊所由现行的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是很大的进步。”李志刚赞许地表示,“政府应该进一步放开私人诊所的设立门槛,降低设立成本,大力扶持具有中医药特色及专长的医生开办私人诊所,让中医通过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实现自由竞争,适者生存。”

  据了解,中医药法草案第九条规定,“举办中医诊所的,将诊所的名称、地址、诊疗范围、人员配备情况等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关于《中医药法》草案的说明中强调,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和发展需要诊所准入管理制度。考虑到中医诊所主要是医师坐堂望闻问切,服务简便,不像西医医疗机构需要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草案将中医诊所由现行的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

  “私人诊所的门槛放开光靠一部法律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准入细则,确实为私人诊所打开一条‘绿色通道’。”李志刚强调,在门槛放开的同时,相关的监管细则也应跟上,加强监管力度,规范诊所执业能力。中医药监管长期以来存在的‘外行管理’、‘分头管理’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李志刚建议,让社会保险机构介入私人诊所的医疗保险,医生和患者都需要购买医疗保险,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医生和患者可以通过市场的方式,借助医疗保险寻求解决,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

  “在国外,很多国家对私立诊所的监管都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如果出现医疗纠纷,也有保险公司‘兜底’。”李志刚透露。

  科研教学应遵循中医药特色

  谈到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人才培养是不可回避的话题。据相关数据显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1世纪初的数十年里,我国中医界人数从50万剧减至27万,而且真正只开中医药方子的大夫已不足3万人,但同期,西医界人数却增长了10多倍,中医执业医师人数只是西医人数的零头,加大对中医的人才培养已经刻不容缓。

  “目前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以学院培养为主,虽然9年制的学生也有师带培养,但与传统意义上的师承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别。从课程设置、考核标准等方面来看基本是中西医结合的培养方式。学成之后的3年医师规范化培训和2年的专科培训,也基本以西医为主,所以就出现学生毕业了也大多不会用中医给病人看病的情况。”具有30年中医教学经验的李志刚无奈地表示,“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中医的成长之路太长了,而且培养出来的人才‘中不中,西不西’。”

  中医药的科研也同样存在严重的“西医化”问题。李志刚以自身的经历举例来说,“我参与的一个关于穴位敏化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个项目负责人中有3个是西医学科带头人,仅两人是中医学者,而且科研成果也通过动物实验,以西医的标准来验证。‘中医西化’浪费了大量的科研经费。”

  “中医药治疗中的很多疗法和经方都是几千年来经过大量实践验证过的,不需要再用‘老鼠点头’了。”李志刚无奈地表示。

  针对中医药法草案中“鼓励开展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教育”的规定,李志刚表示,“这一要求容易让中医教学摸不着头脑。中西医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不能用西医的尺子来衡量。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应该遵循中医药的特色,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中医人才。”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