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法媒盘点侵蚀世界经济五大状况:货币措施不正统

  • 发布时间:2016-02-14 14:2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法国《回声报》2月11日刊登《侵蚀世界经济的五大异常情况》一文,作者为美国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末日博士”努里尔·鲁比尼。

  文章称,自年初以来,全球经济正面临一个新阶段,即金融市场出现严重的游离性,表现为股票和其他风险资产价格暴跌。导致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多种:如担心中国经济硬着陆;在美联储开始提高利率时害怕美国经济增长下降;担心伊朗-沙特冲突升级;还有全球需求表现出种种疲软迹象,首先是石油和原材料价格一路下跌。

  石油价格暴跌,市场上缺少流动资金,能源行业的公司(尤其是美国的)债务日渐增多及石油出口国的脆弱性加剧了对信贷市场上出现未付款和系统危机的担心。

  文章称,因为全球经济面临五大异常情况,这些风险就更可怕了。

  第一,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潜在的经济增长因公共和私人债务负担、各种限制投资的不确定因素和人口快速老化(这意味着储蓄增多和投资减少)而下降。此外,许多技术创新没能提高生产率,结构改革的速度依然滞后。

  第二,实际增长软弱无力,原因在于,先是在美国、接下来在欧洲、如今在负债累累的新兴国家开始的减债进程十分痛苦。

  第三,各种经济选择(特别是货币措施)越来越不那么正统。货币和预算政策之间的区分变得越来越模糊。10年前,谁听说过零利率、货币量化宽松、放宽贷款或银行存款负利率呢?没人听说过,因为这些非传统的货币政策手段那时并不存在。但现在,它们已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和甚至某些新兴国家的标准。

  文章称,欧洲央行和日本银行放出的信号和最近的决定,给人更多的感觉是今后还会有更多非正统的措施。一些观察家从所有这些措施中看到了一种信用货币贬值。他们认为,或许会由此导致急剧上升的通货膨胀,长期利率大幅提高,美元贬值,金价和其他原材料飞涨,还有贬值的信用货币被看不见的货币如比特币所取代。

  取代上述情况的正是第四大异常情况,即通货膨胀还是很无力。发达国家的通胀依然走低,尽管采取了非正统措施。近乎为零的通胀水平源于货币总量和价格之间传统的因果联系已中断,主要因为各银行以储备过剩的形式积攒额外的货币总量而没有将其借出。

  此外,失业率居高不下,这导致打工者无法谈判。而且在许多国家,市场明显不缺产品。

  第五大异常情况:继一些经济呈齿状发展的国家遭遇房地产价格大幅下降后,石油、能源和其他原材料价格也出现了暴跌。这是由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美元升值造成的。

  文章称,最近的股市动荡减少了由货币量化宽松带来的全球资产泡沫,尽管推广非传统货币措施有可能还要让泡沫延长一段时间。大多数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实体经济状况很不好,金融市场也糟糕透顶,而它得到了各国央行加大货币宽松力度的援助。问题在于搞清楚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会互相抵触多长时间。

  而且,这种不一致只是全球经济异常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则是金融市场至少到目前为止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增多、欧洲的身份认同危机、亚洲紧张局势升级和更加咄咄逼人的俄罗斯表现出反应无力。

  人们可能再次想要知道,市场还要无视实体经济和政治风险多久?

  

  资料图片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