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家家养牛 户户致富

  • 发布时间:2016-02-14 05:27:03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重庆丰都县是三峡库区移民大县、国家级贫困县。虎威镇回龙村处在丰都县城以北海拔800米的山上,曾有民谣这样形容当地的贫困:“回龙是个山旮旯,红苕洋芋包谷粑,要想吃顿白米饭,只等妇女生娃娃。”

  最近几年,回龙村兴起“养牛热”,全村676户,家家户户都养牛。靠养牛,这个村子在去年实现了整村脱贫——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2010年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5000多元。

  村主任陈德林的“养牛账”

  1月30日,下雨,山路泥泞,记者到达回龙村村委会时已是下午3时。

  不赶巧,村委会主任陈德林刚刚出门。“听说村民家的牛得病了,老陈跑着就去了。”村委会综合专干廖江英快人快语,话一说完就拉着记者往外走,“他一会儿就回来,我们先到村里转转”。

  回龙村有养牛传统,但过去多用于耕地犁田,数量少、品种差。“以前穷,大家守着几亩山地耕耕种种,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廖江英说,村里的养牛业能走到今天,乡亲们心里都记着陈德林的好。

  为啥?老陈可是村里的“牛人”。15岁就开始做耕牛买卖,成为镇上第一个个体工商户,专门为乡亲们买牛卖牛,后来又在村里“第一个吃螃蟹”,淘劣选优,改良牛种。“自从前年被推选当了村委会主任,他自家的牛也不养了,村里的苦活累活抢着干,都把自己当成乡亲们的‘牛’了!”廖江英说。

  看着村里的牛越来越多,乡亲们走上养牛的致富路,陈德林满心喜悦。这一路走来,他可没少费心思。2009年,丰都县开始提倡肉牛养殖,陈德林在贩牛过程中发现有些镇上引进了新品种牛,卖价很高。他兴奋地把这个信息带回村里,没料想却引来老乡们的质疑。

  “很多人觉得我就是个‘牛贩子’,鼓励大家改良品种是为了赚介绍费。”陈德林把委屈吞到肚子里,自己筹钱引进了7头红安格斯牛。第二年,这批牛产的第一头牛犊卖了4200元,把乡亲们震动了,因为老品种黄牛一头牛犊最多卖1000多元。为了让大家安心,陈德林又专门租了一辆面包车,拉着几位村民到附近的乡镇考察。

  对于村里的养牛业,陈德林有自己的一本账。“上世纪80年代初,一头老品种黄牛只能卖300元左右;90年代,可以卖3000元左右;现在像红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这样的良种牛,一头能卖到1万多元。”陈德林说,回龙村养牛有底子,可要想富,就得养好牛,把牛养好。如果每年户均养5头良种牛,每头牛利润3000元,那么每户人家每年的养牛收入就能达到15000元。

  如今,牛养好了,陈德林和村里的干部们又开始琢磨新的发展思路。“乡亲们现在是一家一户,散养散卖,虽然经济效益也不错,但从长远看,我觉得还应该让大伙儿抱团发展。”陈德林说,今年计划成立养牛专业合作社,统一技术,统一管理,解决大家共性的技术和销售问题。“我虽然不养牛了,但看着乡亲们一天天富起来,环境一天天靓起来,心里舒坦啊!”

  大户秦光海的“养牛经”

  1月31日清晨,天刚麻麻亮,记者来到回龙村三社社员秦光海的牛棚。此时,他已经把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正抱起一捆干草喂牛。

  “养牛得勤快,牛长得好,咱这日子才过得好。”秦光海对自家的牛充满感情,“这养牛跟养孩子是一个道理,牛儿也是需要精心照顾的,夏怕雨水,冬怕风刮,一日三餐吃什么、吃多少,都得讲究”。

  57岁的秦光海打小就在村子里放牛,现在是当地有名的养牛大户,乡亲们都喊他“牛状元”,因为他养牛最多,技术最好,牛的卖价最高。他家500多平方米的牛棚里,喂有70多头红安格斯肉牛。

  记者问,养牛的收入怎样?秦光海回头看了看棚子里吃草的牛儿,笑着说:“去年行情不错,这个春节要比往年更宽裕些。这不,前两个月刚出栏卖掉了几十头,收入了10多万元。”

  尽管小时候当过“放牛娃”,但秦光海真正投身养牛业是在2008年。这一年,丰都县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扶持政策,鼓励发展肉牛产业,秦光海就在自家院子里盖了一间牛舍,养上六七头牛,随着经验和资金逐渐积累,牛越养越多。

  “养这么多牛,不怕价格波动卖不出去吗?”

  “不担心,我们产销不愁!”秦光海自豪地介绍道:“一来,回龙村山高林密,空气好,适合养牛,出栏的肉牛品质好,很抢手;二来,县里的龙头企业恒都肉牛公司订单收购我们的肉牛,加工后卖往全国各地。”

  看到村里的“牛状元”发展越来越好,大伙儿都特别高兴,因为秦光海并没有忘记同样在养牛的乡亲们。

  听说记者来访,64岁的回龙村三社社员郎仁贵也过来凑热闹。“老秦养牛有一套,还从来不保守,经常向乡亲们传授养牛经验和技术,还帮助联系销路。”郎仁贵说,他家去年养了4头牛,从建牛舍、买种牛到备草料,秦光海几次上门帮忙指导。

  对于新一年的发展,秦光海心中已经有明确的想法。“县里政策好,市场也稳定,我养牛的信心越来越足。春节后准备扩建一个牛棚,把规模扩大到150头左右。”听说村里有成立合作社的打算,秦光海格外振奋:“就得这么干,单打独斗太辛苦,有了合作社,多出几个大户,咱回龙村才够牛气!”

  村民李全斌的“成长烦恼”

  在山坡上见到李全斌的时候,他正驾驶着一辆三轮小货车准备将山上割的牧草运到家里喂牛。记者问起养牛的情况,他有点不好意思:“才开始,牛少。”

  李全斌是回龙村为数不多回家养牛的年轻人之一。他18岁外出打工,干过木匠、泥瓦匠,2014年4月开始回家养牛。“当时拿了20万元积蓄,搭了一间牛棚,从村民手里买进了16头牛犊。”

  在外这么多年,为何想起回家养牛?“小时候,我们这里穷,人们拼了命要往山外去。这几年环境变好了,养牛还赚钱。”李全斌算了一笔账,在外打工一个月3000元,扣掉生活成本,每年最多结余2万元。回家养牛,按现在的规模,最少一年能挣5万元,比打工划得来。

  记者跟随李全斌来到他家。房前水泥地上铺满了晾晒的酒糟和玉米粒,这是他花200元买来的,800斤酒糟够家里的牛吃3天;屋内,大厅摆放着几箱啤酒,这也是用来喂牛的,一个月要喂3次;牛棚就搭在房子隔壁,100多平方米,里面不时传来的哞叫声让这个农家院子充满生机。

  去年8月,李全斌卖出了7头牛,扣除成本后赚了2万多元。“现在县里的肉牛产业发展势头很猛,我计划今年下半年把存栏量增加到20头。”尽管干劲足,计划的规模也不算大,但对于进一步发展,李全斌还是有些犯难。

  “主要是缺钱。新的牛棚盖起来了,却没钱买牛犊。县里只对存栏20头以上的养殖户给微企补贴,但我们村大多数村民的养殖规模都不到20头。还有就是村里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你瞧,家门口这条上坡路还是条泥土路,遇到下雨就很恼火,运输饲料很不方便,成本高。”李全斌说,自己期盼着县里的补贴政策能放宽些,村里的路网建设能早日完善。

  回龙村很多养牛户跟李全斌有着同样的期盼,而这些也正是村干部在思考解决的问题。陈德林告诉记者,受益于县里和镇上的资金投入,回龙村去年已经硬化了9公里乡村公路,建起了10口山坪塘,今年还将新增8公里的硬化公路,再修10口山坪塘。

  看着又在牛棚里忙活的李全斌,陈德林感慨道:“大伙儿心里都铆着一股子干劲呢!”的确,从乡亲们干劲十足的笑脸和自信的话语里,我们分明感觉到一股热流在村子里涌动,我们深信,在政策的帮扶和“牛人”的带领下,回龙村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