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车库咖啡:坚持做草根创业的根据地

  • 发布时间:2016-02-04 01:31:49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创业故事·孵化器探营

  最近,车库咖啡CEO李燕经常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创业大街上的咖啡冷了吗?

  这让李燕有些为难,“创业绝不是一杯咖啡那么简单,也不由冷热来决定成败,创业是个持久的过程,一杯咖啡的温度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李燕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中关村创业大街依然是众多创业者的根据地。

  2011年4月7日,车库咖啡在当时还是海淀图书城“占领”的步行街上正式开业。那时的它被海淀图书城所包围,然而正是这个以汇聚草根创业者为目的的咖啡馆,在这条不足1公里大街的上播下了创业种子。

  “便宜”是致命的吸引力

  车库咖啡创始人苏菂曾描述过车库咖啡开业之初的场景:只有两个团队,他们在找办公室,我(苏菂)就把他们“忽悠”来了。

  在苏菂看来,中关村办公楼租金不菲,“吓”倒了很多创业者,那时候很多创业者都是在麦当劳、肯德基里面坐一整天创业的,车库提供“便宜”的场地对创业者来说有致命的吸引力。

  有人帮车库咖啡算过账,三个人的团队每天的咖啡消费一个月算起来也就1000多元,如果租用办公场所,在中关村附近至少要4000元以上。在这里,打印材料0.2元一张,会议室租用10元一小时,免费WiFi速度快到惊人,创业成本在这里降到很低很低。

  依靠亲民的价格,开业一个月之后,车库迎来了第3个常驻团队;之后6月,来了专业美工的团队和数据挖掘的团队以及人才招聘团队,创业因素渐渐连成产业链条;7月,常驻团队已经有十几支,偶尔的下午时光,车库开始人头攒动了;9月,中关村管委会领导出现在车库,授意车库可以认定为创新孵化器,享受国有孵化器外的孵化器体系支持。

  当然,吸引创业者的远远不止是省钱。资源整合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也是苏菂更看重的。很多团队缺的并不是钱,而是资源匹配,打通渠道。这里的许多团队互相之间产生了合作,钱并不是衡量资源的标准。

  他们发现了美国人的“秘密”

  在车库咖啡聚集了大量创业者的同时,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一位《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车库咖啡,坐了一下午,回去就发表了一篇《美国人应该怕中国什么?》的文章,其中多次提到他在车库中看到的创业模式。

  “中国最值得美国人害怕的事情,是中国人发现了美国的秘密,什么秘密?科技和资本的结合。”这个记者在文章中写道,“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车库的几个创造改变了美国近30年的世界,中国中关村一带年轻人的聚集是头脑风暴的洗礼,标志着这个国家的商界踏上了一个全新的未来科技和资本融合的生产制造方式之路。”

  在美国记者看来,美国人近百年来尝试的创新与资本的结合,在中关村的一家咖啡馆被完美的实现。李燕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车库咖啡从成立之初就秉承开放精神。车库能做的事没有门槛,我们尽所有可能为创业者提供服务。”

  为创业者松动土壤

  在车库咖啡采访,记者刚巧赶上“创业午间30分”。这个由小型讲台和大屏幕投影仪组成的角落,在周一到周五的午饭后准时上演车库的金牌节目,许多创业团队或个人抓准这个吸引全场的机会站在台子上宣讲,说不定就会碰到一拍即合的合伙人。而有时一些投资人也会来到这个台子为创业者们分享知识和经验。

  当天上台分享的是一位姓吴的先生,他的创业项目是应用类的语音聊天软件APP,他只用简短的几句话介绍了自己要做什么,现在需要什么样的人,台下感兴趣的人如何联系他。

  负责主持“创业午间30分”的车库咖啡工作人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通过这个节目,创业者不仅可以为自己的团队招兵买马,有时还会吸引投资人的注意,因为“在车库咖啡开放的空间里,谁都可以来参与”。

  为了营造这样一个开放空间,车库咖啡也花了不少的心思。2012年,车库历经一年的运营,开始总结方法,同年4月7日车库推出了车库咖啡会员俱乐部的业务(又称车库认证团队)。该团队的目标最初是整合大厂商资源,帮助早期创业团队降低创业成本。

  阿里云是第一个提出支持车库咖啡的厂商,给予车库每个团队几千块的免费服务器带宽,随后微软、基调、北京银行农业银行等30多个大厂商也加入到了车库这个体系。在30个厂商产品的赞助下,车库咖啡可以帮助创业者降低10多万的费用,这个部门服务过的团队目前已经有400多个。

  李燕介绍,很多团队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在车库咖啡俱乐部的孵化下,目前3%的团队已经收入过亿,比如新石器科技在2014年就已经收入2.4亿。7%的团队已经估值过亿。50%的团队拿到了投资,创办或成立企业。

  “2011年有10%创业团队活下来,2012年有5%,2013年有3%,2014年更少,然而当我们谈论有多少创业或成功或失败的时候,我们应当关注的是创业人数的爆发增长,谁来帮助他们,谁来孵化他们的梦想?”李燕说。

  在李燕看来,现在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与以往鼓励创新不同的方向。“以前各领域的创新是自上而下的,有一个机构来做为统筹协调,各个科研创新机构按照步骤实施,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们明显感受到创新也有自下而上的需求。”李燕说,技术型创业有了适合的土壤,不需要大的策划,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共享经济的蔓延,创业者只要找到合适的资源就可以生根发芽,车库咖啡在整个过程中就是做“松土”的工作,让草根创业者们接触到成长所需的“空气、阳光、水”。

  启动更大的资源做服务

  哈工大航天自动化专业的陈拯民自2012年博士毕业后,没有像同班同学前往科研院所工作,而是来到了车库咖啡开始自行创业。他用半年的时间针对市场调研,决定从电动汽车的电机下手,要造出优于市场上电动汽车的电机。

  陈拯民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最初给自己设定的时间是半年研发出来,没想到一做就是三年,目前的成果刚能让我满意。”陈拯民制造的电机和两本摞在一起的《辞海》字典差不多大小,重13公斤,最大功率可以到120千瓦/小时,而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电机和微波炉大小相当,重量有60公斤,功率也是陈拯民电机的一半多。

  能让陈拯民做成这些与车库咖啡提供宽松开放的创业环境密切相关。陈拯民认为,车库咖啡的创业文化和创业精神是支撑自己坚持到底的关键。“在这里创业的大部分人多半都是无依无靠,我希望自己可以坚持到底,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都想得到一个结果。”陈拯民说。

  作为一位在车库咖啡呆过三年的“老人”,陈拯民认为,创业需要勇气,但是没有敬畏之心,仅凭热情、运气是不行的,创业最终明确的是“能赚钱”,这是被社会认可的标准。

  现在车库咖啡不仅成为创业者的“孵化器”,还是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新的结合点,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每天都有关于选择、关于合作、关于自由、关于责任、关于创新、关于梦想的思考与行动。

  今年开始车库咖啡决定启用更大的资源来为创业者服务。李燕介绍,车库目前已经与合肥合作创办全国首个智能家电行业众创空间,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为当地家电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同时车库咖啡还在厦门搭建大数据产业的孵化器,服务于垂直领域。

  李燕认为,车库咖啡自成立就是定位为早期的创业者服务,而在创业的早期是“允许失败”。“很多创业者在成长中,都是失败再重新来过,在整个过程中积累的人才和技术是创业的基础,我们能为创业者做的就是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一杯咖啡挣不到钱,但我们从一开始也没有将盈利作为发展目标,车库本身‘无门槛’就是一个特色,做草根创业孵化器我们愿意一直坚持初衷。”李燕说。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