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高分四号与一个天才设想

  • 发布时间:2016-01-08 01:31:04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前瞻后望

  2016年1月5日,我国最高“天眼”——高分四号卫星发回了第一幅“明信片”。这幅自36000公里轨道高度获取的分辨率50米图像,在世界上首开先河。至此,我国成功地突破了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的五大关键技术。

  时光回溯到1945年,英国一位正在部队从事雷达技术工作的年仅28岁的军人,在一本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具有历史意义的科学设想论文:《地球外的中继——卫星能给出全球范围的无线电覆盖吗?》。

  文中,作者首先从当时的通信情况出发,分析了实现全球范围的全天候通信和电视广播的必要性,继而首先提出了卫星通信的可行性:如果人工发射卫星到地球轨道上,就可以将它作为接收和反射地面信号的中间站,实现远距离通信和跨海通信。为此他建议采用三颗相互等距离间隔的同步卫星,组成除两极以外的全球通信网,并提出了可以利用卫星同时向几个地区转播广播节目的设想。

  几十年后,这位全球卫星通信理论的奠定人,成了当今最著名的太空题材科幻作家。他便是科幻大师阿瑟·克拉克(1917—2008)。

  据说,早前世界各大卫星通信公司每年都要向克拉克支付数美元或数美分的象征性红利,因为他的设想功勋卓著,但当时并未为这一技术理论申请专利。克拉克曾在一篇题为《通信卫星简史——我是如何在太空中失去10亿美元的》的文章中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回顾。许多人都为他感到惋惜,感慨说克拉克本来是有可能因此而成为一个富翁的——事实上克拉克确实成了富翁,不过他是凭创作科幻作品达到了这一目的。在克拉克享有盛名之后,他的长篇作品往往是只需交出一份提纲,就能获得上百万元的预支稿酬。

  1961年5月,克拉克在为《太空序曲》一书所撰序言中提及:

  “在众多发展航天飞行的实际理由中,我小说中的人物给出的是为了提供‘国际通讯服务……在离地面几千英里高的地方建中继站——人造月亮,也许它们要24小时沿轨道运行,才能使它们看起来是在天上静止不动的’。这个现在大家都习以为常的关于通信卫星的观点,我在我的一篇论文《太空中继站》中论述过,它发表在1945年8月的英国期刊《无线电世界》上。除了专业读者,这个观点在这本书里被提到,可能是它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因为我通过原作得到了50美元(顺便提一句,当时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所以你可以想象,我在最近的一期《星期六晚报》上偶然看到下面的叙述后的感觉:‘阿瑟·克拉克早在1945年就提出了24小时沿轨道运行的通信卫星。今天,在名为《出现》的项目中,美国国防部拨出数亿美元用于开发这样的卫星。’现在,哪怕给我百分之一的专利权使用费!……”

  恰恰也是在1961年,克拉克撰写那篇文章两个月后的7月10日,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商业通信卫星“电星1号”。它成功地进行了横跨大西洋的美国与英法两国的首次电视中继转播、照片传真和电话通信试验。

  关于通信卫星,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1954年,克拉克应美国纽约海登天文馆之邀,组织第三次太空旅行研讨会。他认为会上应有一篇有关卫星对气象学作用的文章,于是便写信给美国气象局的首席专家哈里·维克斯勒博士,请他写一篇相关论文。不料,维克斯勒答复说,他认为人造卫星对气象学毫无价值(当时不少科学家也对人造卫星的应用价值持怀疑态度)。克拉克又给他写了一封信,回击说:“这样的话,你就有责任向公众解释为什么太空研究被你说得一钱不值,因为数年来,我们一直说卫星将改变你的学科。”

  维克斯勒是一个极守信用的人,他爽快地接受了克拉克的挑战。但是,用克拉克的话来说,“就在他准备他的反驳文章时,他变成了一个狂热的太空爱好者,并在短短几年后领导了美国的气象卫星计划,由此开创了气象学的一个新的分支”。

  克拉克既有作家善于幻想的浪漫情怀,又有科学家严密的思维方式。他另外几部优秀的太空科幻小说,也极富科学预见意义。比如,以太阳光能利用为题材的科幻作品《太阳帆船》,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该小说发表后曾引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注意,并因此而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而他总结出的“克拉克三定律”也颇为耐人寻味:

  定律一:如果一个年高德劭的杰出科学家说,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几乎一定是正确的;但如果他说,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他的判断很可能是错误的。

  定律二:要探索某件事情是否可能,唯一的途径是跨越这个可能性界限,探究界限之外的“不可能”。

  定律三:任何超越时代足够多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