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稳增长提供持久动力
- 发布时间:2015-12-30 05:51:42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多措并举,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一年来,我国在推进经济结构优化的进程中三管齐下,一“减”、一“稳”、一“加”,从而取得明显进展。“减”,指的是千方百计化解过剩产能;“稳”,则是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是在经济运行中特别注重培育新的增长潜能,尤其是注重以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做减法,
多举措化解产能过剩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的特点与问题都十分突出:一方面经济发展基本面呈现出潜力大,韧性强,回旋余地大的特点;另一方面,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依然比较严重。对现阶段中国经济来说,采取举措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是绕不过去的关口。
为了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我国政府可谓是千方百计,不遗余力。今年以来,有关部门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一方面,依法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加快破产清算案件审理。提出和落实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奖补等政策,资本市场要配合企业兼并重组;另一方面则是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同时,有关部门也注意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狠抓技术改造,推动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支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等449个项目。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取得积极进展,预计全年淘汰炼铁1300万吨、炼钢1700万吨、电解铝30万吨、平板玻璃1100万重量箱以上,化解造船过剩产能1500万吨。集成电路、稀土、婴幼儿配方乳粉等重点行业兼并重组进程明显加快。
稳增长,
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近来的一个热词。它虽然是在今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被正式提出,但今年以来我国的多项改革举措,无不是围绕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进行的。这一提法的着眼点,在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政府在总结以往需求侧调控经验的基础上,更为精准地在供给侧做文章。这一年来,有关部门着眼于提升有效供给。一方面,通过推进简政放权,把原来政府掌握的权力放给市场、放给企业,让市场活起来,让企业愿意去生产,增加供应。同时,努力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以帮助提高企业发展能力,增加有效供给;另一方面积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能力。同时,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推动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和运营机制。为进一步在供给侧发力,我国还采取了更多切实举措。如部署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结构性改革强农惠农;确定进一步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措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决定下调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结构优化等。
产业结构的优化,体现在市场主体的活力中。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321.5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4.1%,其中企业389.5万户,增长19%,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17万户。新登记企业的大量涌现,也折射出这一年来我国微观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在新设立的企业中,第三产业占80.7%,比2014年高出2个百分点。全国个体私营经济共吸纳就业2.76亿人,今年新增从业人员2616.5万人。数据变化表明,服务业持续“领跑”,成为我国经济中的亮点。“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为经济结构调整注入了新活力。
做加法,
创新引领结构优化升级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有效提升经济效率和质量,进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需要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这一年来,我国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措施。同时,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社会公益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投入,完善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机制。改进与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实行国家创新调查和科技报告制度,鼓励科研人员创办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深入实施人才发展规划,统筹重大人才工程,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人员报酬与市场业绩挂钩机制,使人才的贡献与回报相匹配,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015年,我国面向全球竞争制高点启动实施了制造强国战略,制定和落实《中国制造2025》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大工程。目前围绕这五大工程,我国开展了工业强基专项行动,支持118个示范项目,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实现示范应用;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认定75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25家部重点实验室;启动了智能制造专项和试点示范专项行动,支持新模式应用等93个项目,确定46个试点示范项目。
体制机制创新是深化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这一年,我国构建外贸可持续发展新机制、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建立促进“走出去”战略的新体制、优化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目前,我国及时推动出台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发展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初步构建了全面、系统的外贸发展政策体系。今年前11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7.9%,其中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达61.2%。今年前11个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041.3亿美元,同比增长16%。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经济结构优化是项艰巨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推进。面对改革发展稳定艰巨繁重任务,只要弘扬实干精神,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上下合力,就能迈向更高境界。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