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重庆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存活超3年
- 发布时间:2015-12-17 08:03: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4名返乡农民工中,就有1人创办的企业存活期超过3年,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发现。”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务处处长张德祥有10余年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经历,他介绍,这个数据说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率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高得多。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抽样调查统计显示,2015年,该市返乡创业企业经营时间在3年以上的有9.7万户,其中5年以上的有1.2万户,分别占总户数的26.1%、3.2%;这两项数据比2008年底分别增长5和0.4个百分点。
张德祥介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率甚至比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高出不少。记者注意到,公开报道中,关于国内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统计非常多,但数值并不恒定,1%、2.4%、4%等结果都曾见诸报端,但超过10%的报道则极为罕见。同时,不少研究和报道均认为,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国际大学生创业的平均成功率在10%左右。
张德祥认为,传统成见对农民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武断认定农民必然有小农意识,小富即安,不思进取,不适合创业,“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这种观念已经不符合事实”。
“我们应该用变化的眼光审视这个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的群体。”张德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介绍,2015年,重庆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累计已经达到48.4万人,创办经济实体37.2万户,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170.3万人,“如果放眼全国,这个数据还会倍增,显然,返乡农民工已经成为‘全民创业’热潮中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张德祥认为,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总量大、比例高、成功率高的事实说明,相当部分的农民外出打工后,褪去了传统农民的一些特征,增长了商业意识,积累了管理才干,具备很多复合型素养。“从某个角度看,农民已经分离出一个新的阶层——返乡创业农民工,他们在改变了自身命运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能为社会提供岗位和财富。”
张德祥分析说,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率相对更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群体性格上,农民工总体上更加吃苦耐劳、坚韧不拔、量入为出,创业时吃得了苦、经得住磨难。
二是个体特征上,先后在老家务工和外出打工的经历,让一部分商业意识强的农民工在阅历、见识、情商、技能等方面得到历练,弥补了知识技能的不足。
三是创业路径上,他们选择创业项目时不会一味追求“高大上”,会更为谨慎,较少激进冒失,大多选择打工期间所从事的领域,熟悉的行当,有一技之长、有稳定的销售通道或有能助推发展的人脉资源;有的还会在老家推行自己曾亲身在城市体验过的项目,有模板和经验可循。
四是外部环境上,家乡亲情浓郁的“朋友圈”所产生的信任感能助推其创业,农民的市场竞争也相对小于都市。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热潮业已形成,不再是个体零星的探索,而是群体的理性选择,而且创业者越来越多。”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黎勇介绍,截至2015年9月底,重庆全市返乡创业农民工比2010年底增长了17.9万人,提高了58.7个百分点。
同时,返乡创业户数持续增长。截至2015年9月底,全市返乡创业户数比2010年底增长了10.3万户,提高了38.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