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因水致贫的高半山区如今靠啥脱了贫?

  • 发布时间:2015-12-15 06:29:55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十三五”期间投向“四大片区”的水利投资资金将超全省总额的五成

  “来之前,没想到;来之后,想不到。”在参观茂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果时,广元市水务局副局长谭东全一边感慨,一边做着笔记。12月10日至11日,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在茂县举行。

  “广元也有高山半高山村社,都是水利基础薄弱区和贫困地区,我们可以借鉴噻。”谭东全想知道,茂县这样的高山半高山地区,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取得突破的秘诀在哪?

  我省高山半高山地区占总面积的38%,与贫困区域基本重合。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认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在很大程度加剧了高山半高山地区的贫困。”

  如何破解“因水致贫”?这次现场会揭了秘。

  困境

  水在脚下流村民看得到但用不到

  阿坝州茂县渭门乡德胜村,海拔2300米,是典型的半高山地带,但1000多米的海拔落差,让这个守着岷江的村落成为干旱河谷。59岁的村民肖文清说,自他有记忆开始,村里的生产生活用水,就主要靠收集雨水或少量的提灌站抽水。

  在德胜村,以往村民们修建水窖的方式很原始——就是在排水坡山挖一个土坑。但如果要修建一个“不渗漏”的水窖,成本至少要4000元,一般农户很难承担。“不仅费用不低,还不好用。”在肖文清的带领下,记者在村口不远的排水坡上,看到了密密麻麻的已废弃的水窖。他介绍,夏季一旦遇上山洪,这些水窖非但不能储水,反而会严重淤塞。此外,由于冬季酷寒,到了开春,所有的水窖都会不同程度冻坏。

  而上世纪七十年代留下的提灌站也年久失修,水位低一点,就没用了。因此,每年春末夏初雨季未到之时,村里人不得不背起塑料桶,从江边取水回来做饭,生产用水根本无法得到保证,“这样子说,我就没记得有几年苞谷是按时种下地的。”肖文清说。

  缺水,让这个村落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渭门乡党委书记汪健康很无奈,德胜村有930人、4600多亩农田,“人均约5亩地,按这个耕地保有量,如果不是缺水,老百姓早就致富了。”

  省农建办相关负责人认为,在甘孜、阿坝、凉山等省内其他高山半高山地区,德胜村的情况并非个例,“水在脚下流,农民看得到,但吃不到也用不到。”

  出路

  政府补贴修水窖近2000人靠种植脱贫

  转机终于出现。

  2014年2月,茂县“百村千池万窖”微水灌溉工程率先在德胜村启动。县水务局的技术人员勘测一圈后,建议村民们修改水窖的建设位置和方式,“以前是靠着排水坡,水土流失量大,现在转移到植被条件较好的地区。”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技术人员建议,水窖尽量小口、深埋地下。

  但问题随之出现:钱从哪儿来?没过几天,县水务局给出答案:所有的新修水窖,在建设过程中将按容量补贴。具体来说,就是自建农户,按每立方米100元补助,每口最高补助不超过2000元。此外,村民投工投劳部分,也可折算成资金。这样算下来,平均一口水窖农户筹资投劳占60%,政府补贴40%,水窖产权还将归农户所有。

  听到这个消息,连外出务工的农户也赶回了老家。肖文清叫回了在成都务工的儿子:“修好了水窖,在家里整点苹果、油桃,比打工强。”

  当年4月初,村民们就在县水务局技术员的指导下新修水窖,在雨季到来之前,家家户户用上了新修的两个水窖——一个用于储存生活用水,一个用于储存灌溉用水,初步统计全村累计新增蓄水能力近一万立方米。有了水,肖文清和儿子把自家20多亩梯田全部改成了果园,种植上了油桃和苹果,“今年就开始挂果了。”肖文清说,目前已经有成都和重庆的客商找到了他,“按他们开出的价格,保守估计一亩地纯收入不低于3000元。”

  茂县水务局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该县整合筹集各类资金约1亿元,撬动农户筹资投劳约2.1亿元,已完成108个村的建设任务,建成灌溉水池、水窖14338口,安装管道1979千米,新建沟渠89千米,新增和恢复改善灌溉面积8.3万亩。仅去年,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94元,同比增加15.9%,已有近2000人实现脱贫。

  展望

  未来5年超五成资金投向“四大片区”

  “茂县只是一个先行试点,未来5年,我们会把包括高山半高山地区在内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当作一个重点。”省农水局农水处处长陈鹏在会上介绍。

  除了在高山半高山地区发力,帮助当地实现脱贫,我省在水利脱贫攻坚方面还有哪些考量?

  陈鹏透露,根据今年7月出炉的四川水利脱贫攻坚方案,“十三五”期间,全省水利投资预计超过1300亿元,其中投向“四大片区”的资金将达到678亿元,超全省总额的五成。

  初步规划显示,“四大片区”的水利投资将主要分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库建设工程、灌区改造续建、水生态治理和防灾减灾工程。

  其中,在饮水安全方面,按照“集中为主、联户为辅、分散为补充”的思路,力争到2020年投入52亿元,优先解决缺水地区、偏远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农村饮水问题,实现集中供水率、普及率、保障率和水质合格率全部达标。针对“四大片区”的水源保障行动的专项资金将达到354亿元,用于加快建设55处大中型水利工程,预计“十三五”末,“四大片区”将新增蓄引提水能力16亿立方米。同时,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和牧区水利等项目建设的投资将达到69亿元。水生态治理包括水土保持和农村水电、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重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清水工程”、山洪灾害防治等,预计投入资金203亿元。

  此外,为解决“四大片区”水利专业人才不足的难题,省水利厅将通过挂职、代培等方式,将技术力量下沉到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农民用水户协会、县乡抗旱服务队伍,同时配套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等。“总之,未来5年,四川要全面消除‘因水致贫’的现象。”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

  □本报记者 王成栋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