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师生陌路,用交流拉近

  • 发布时间:2015-12-06 07:31:5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鼓励交流,实现交流,再不要出现课上口若悬河课下人走茶凉的情况

  最近,针对大学“课上师生,课下陌路”的尴尬局面,许多老师和学生都热议不已。其实,这种现象非大学才有,在许多中小学也有逐渐严重之势。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在日趋减少,这是亟须我们警惕和重视的事情。

  究其原因,教师陷入应试教育后的忙碌是一方面,备课、上课、批作业、开会、学习、培训占据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使之疲于奔命,难有余暇与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交流;而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哪怕有时间,许多教师也把精力花在了这上面,教师之间一天都说不上几句话,何况是与学生。正是因为此,即使有师生交流,也带上了惶惶、焦躁的态势。而学生呢?一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被课程、考试和作业占据了,稍有空闲,或睡觉或活动,哪有心思和老师交流?再加上如今学生的个性追求日益强烈,爱好兴趣日益广泛,与老师交流的相关意识也就日益淡漠了。

  但师生之间的交流分明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对于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未形成的中小学生,师生之间一次意味深长的交流,往往超过一段时间的知识的学习。正是通过日常的交流,学生的目标得以确立,习惯得以养成,意志得以培养,人格得以健全,心理得以健康。教师的任务,不但在于“教书”,也就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还在于“育人”,也就是充分利用自己的道德修养、文化人格、经验阅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而后者的实现,除了课堂上潜移默化的影响之外,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是个别的谈话交流。这一环节如果缺失了,学生受到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学生的许多个别性的问题也是难以得到彻底解决的。

  我国古代教育,是非常重视师生之间交流的。《易经》说:“君子以果行育德。”道德方面的教育,是一位君子必须果敢地实行的。而实行的手段,最重要的就在于交流。我们从最为经典的教育理论著作《论语》和《孟子》中,可以鲜明地看到,孔子和孟子之所以以“聚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乐,很大程度上就在于通过交流,教师的思想得以传播,学生的修养得以提升,而在彼此的碰撞中,随着师生探讨的走向深入,双方都能从中受益。古语又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只是为了传授经书,那样的老师容易得到;而教育学生做人,那样的老师却难以寻求。作为楷模的“人师”要教诲学生做人,那交流肯定是主要方式。正是通过交流,教师的楷范得以树立,引导得以实现,从而起到熏陶感染的作用,而学生,也在效仿和亲慕中终身受益。所以,朱熹在《伊洛渊源录》中说:“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老师态度镇静、亲切从容、语重心长、关怀备至的谈话,使学生心情舒畅,时或茅塞顿开,时或如醍醐灌顶,时或深自悔悟,时或如拨云见日,那种感觉,真是“如坐春风”。

  我们许多老师在责怪今天的学生不懂得尊敬、感激老师,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减少了,老师视学生为学习知识的机器,学生视老师为达成目标的工具,谈何尊敬和感激呢?针对现状,我们有必要调整老师的工作节奏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提供双方交流的机会,鼓励交流,实现交流,再不要出现课上口若悬河课下人走茶凉的情况。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