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电装牛人”郝春雨

  • 发布时间:2015-11-27 01:30:51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她是北京卫星制造厂电子装联中心的一名电装工人,却有中华技能大师的响亮称号。她是郝春雨,17岁进入北京卫星制造厂,27岁被破格评为技师,28岁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最年轻的中青年技能接班人,31岁成为全国技术能手,38岁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短短20年间,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中国最顶尖的技能人才之一。

  在中国的电装领域,她拥有公认的最好的技术。

  受院士夸奖的电装师

  看郝春雨干活儿,是一种享受!这是原型号“两总”叶培建院士对郝春雨的评价。

  时光回溯到2004年,某型号卫星在进行发射前的事故预想时,发现了一处事故隐患。由于发射窗口临近,叶培建决定采用一种最省时间的解决方案,但是这一方案对操作人员的能力要求极高。谁能担此重任?很多人向叶老推荐了一个人:郝春雨。

  当时正是国庆假期前一天,郝春雨在凌晨三点接到了任务通知,她来不及收拾行李,便连夜踏上路程。当登上2米多高的平台上亲眼看到故障处的情况后,大家才知道此次焊接任务的难度有多大。故障处的舱板只能打开约40度的缝隙,所有的操作都要在这个极为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更困难的是,操作者不仅要在2米多高的空中进行高空作业,而且在焊接过程中双手没有任何支撑点可以固定。要知道当时已经进入整星测试阶段,各种星上设备已经安装完毕,操作过程中稍微的触碰,哪怕是焊接时产生的一丁点儿火星落入星体内部,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郝春雨开始操作。从型号“两总”到技术人员,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她,生怕漏掉她的任何一个动作。几十分钟后,电缆与插头稳稳地焊接到了一起,不但满足了焊接质量要求,经查也没有任何多余物落入星体。

  至今回忆起来,车间老领导朱贺英都替郝春雨捏了把汗,“我在底下看着都紧张,当时大厅里的三面大玻璃后面全是脑袋,底下站满了一堆人,全都在看着她。”

  就是这一次,郝春雨“一战成名”,人人都知道她能担大任,身手了得。

  “不安分”的一线工人

  一切了不起的手艺都不是一天练就的,在成为人人赞叹的“电装牛人”之前,郝春雨积累了多少,付出过多少,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人是要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不能老停留在一个阶段。”郝春雨说。

  如果说郝春雨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她“爱动脑子,不满足于仅仅是完成任务,这在工人当中非常难得”。电子装联中心领导这样评价。如果按照“听话出活”的标准来评判一名工人的优秀与否,那么郝春雨很可能不“达标”。因为她是个“不安分”的工人。爱学习、爱钻研,有时候甚至爱钻牛角尖儿。为此,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学习,为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工作中,她特别注意经验积累,每当接触和使用到新的接插件和导线时,她都要将接插件的材料、性能、使用要求和导线的处理方法等进行总结记录,并在下一次任务中有针对性地传承或调整。她没少跟设计负责人“较真”。一份图纸拿过来,她并不急着执行,而是对着图纸从头到尾捋一遍,一旦她觉得不合理,立马儿跟设计负责人反馈。记得某型号电缆由于首次采用新生产技术,一时间无法给出电缆走向图。郝春雨承担了侧壁电缆任务后,仔细研究电缆接点表,一边走线、一边画图,在密如蛛网的导线中梳理出导线接点表和插头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协助设计绘制出了完整的电缆走向图,按此生产的电缆网减轻了100余公斤。

  出身航天之家,“不能给父亲丢脸”

  郝春雨的父亲是当时北京卫星制造厂五车间的一名老员工,是我国第一代航天人。她告诉记者,少年时她总好奇父亲到底从事着什么神秘的工作。17岁那年,郝春雨的父亲因病去世,年少的她决定结束学业,接父亲的班。一方面帮助母亲减轻生活负担,“另一方面我真的很想看看父亲做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工作。”郝春雨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进厂后,郝春雨逐渐了解了父亲的另一面:父亲为人正直,是同事们信任的老大哥,父亲技能精湛连设计人员都经常向他请教……“你父亲是我们的榜样,你也要好好干,不要让他失望。”上班第一天,车间老领导的话让郝春雨感受到父亲在大家心目中的分量。

  “我那时就对自己说,身边的人都是父亲的老同事和朋友,我若做不好他们会说这是谁谁谁的女儿,我不能给父亲丢脸,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父亲的承诺。”许多年后,郝春雨回忆起当年的想法还是颇为动情。(科技日报北京11月26日电)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