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加大减税降负紧迫性
- 发布时间:2015-11-25 03:33:45 来源:今日早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供给侧”改革加大减税降负紧迫性
专家预计,明年仍会有结构性减税动作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头戏,财税改革进展引人注目。
专家指出,供给侧管理的紧迫性当前已大大提升,预计明年结构性减税仍会“有动作”。
无论是在刚结束的G20峰会、APEC会议上,还是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我国都强调,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供给依然严重不足,”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指出,很多人为了购买一份心仪的保险、甚至一个卫生的马桶盖而远赴海外,很多号称一流的城市却每每在暴雨之后成为水城。“这种短缺不可能单纯从需求端去解决。”他说。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强调在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
“大家熟悉的通过扩大投资、鼓励消费等方式扩大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这在经济学上属于需求侧管理。而供给侧管理重在通过鼓励企业创新、促进淘汰落后、降低税费负担等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说。
专家指出,供给侧管理其实以前也在做,比如淘汰落后产能、减轻企业税负等,只是现在这方面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大大提升。
以服务业为例,我国服务业发展之所以相对滞后,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税收、土地、资源价格等相关机制都是注重鼓励工业发展的,服务业发展的成本较高,而且金融、养老、医疗、教育等服务业发展还面临市场准入方面的障碍,存在“玻璃门”、“弹簧门”。
不少专家都提出,放开市场准入、减轻税负等结构性改革措施,是促进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在具体措施上还有很大回旋余地。
“结构性减税有阻力也有空间,”管清友说,“这次提出供给侧改革,2016年结构性减税这块也会有一些动作。”
管清友认为,当前减税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一是下调个人所得税率,我国最高税率45%,高于大部分国家;二是提高直接税比重,减少重复征税;三是个人所得税指数化,根据物价指数的涨幅,自动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扣除额与所适用税率;四是加速固定资产折旧,减轻新兴行业尤其是高科技行业的负担;五是分类税制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转变,减少收入分配差距。
还有专家指出,在建立健全税收制度体系方面,要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社会的特点和税收目标的侧重点,调整完善税制结构,优化直接税和间接税比例,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
据新华社
■评论
结构性减税须定向精准高效
当下,各方围绕减税展开了激烈争论,有声音认为全面大规模减税势在必行。而笔者认为,从现实来看,目前并不具备大规模减税的条件,结构性地减少企业税费综合负担更有针对性,更有助于企业走出困境、激发活力,同时还将避免全面大规模减税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与供给侧改革相适应,由增支向减收转变,通过减税增加要素投入、扩大生产、增加就业、刺激新兴产业发展,应是未来一段时间的财税政策取向。然而,“合理加大减税力度”就意味着不能搞全面铺开的大规模减税,需要精准定向地发挥税收的调节功能,需要在税制改革的基础上调节税收结构。
虽然不宜采取大规模全面减税的政策,但通过结构性减税合理加大减税力度则应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题中之义。笔者认为,结构性减税的对象主要应包括小微企业、“营改增”上下游企业以及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的科技创新类企业。今年上半年,“营改增”减税1102亿元,累计减税逾4800亿元;上半年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共计减税486.31亿元。“营改增”正在向纵深推进,若“营改增”覆盖至所有行业且税率调整完善后,将有9000亿元到1万亿元的减税空间。而笔者认为,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将进一步扩面,将定向出台更多针对特定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都是合理加大减税力度的应有之义。
此外,笔者认为,单纯的减税只能解一时之弊。要通过税收手段有效调节经济,更需要在税制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性减税。我国当前的税制结构以间接税为主,从居民个人身上征税比较少,从企业身上征税比较多。通过合理增加直接税、减少间接税,可以有效减轻企业税负,优化税制结构。
需要指出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思想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当前企业成本偏高,税收负担只是企业综合负担的一个子集。笔者认为,为了激发企业活力,除了减税外,还需要大力减少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社保缴费等给企业带来的综合税费负担。
与税收相比,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在内的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门类庞杂、名义繁多、征收管理混乱。笔者认为,当务之急,需要“正税清费”以降低企业综合负担。既要对各类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也要明确政府性基金的征收目的、征收金额、征收时限,建立定期评估与退出机制。
此外,社保缴费水平也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这也是在财税制度层面改善供给。通过多管齐下,最终达到降低企业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目的。据新华社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