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临近空间飞行器的追梦团

  • 发布时间:2015-11-25 01:31:01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日,北京南江空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由临近空间飞行器创新团队负责研发的我国首个临近空间飞艇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试飞成功。

  “圆梦号”临近空间飞艇试飞成功的那一刻,站在地面上的飞行器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祝明、刘东旭、陶国权、孙康文、郑泽伟、李保国、郭虓、梁浩全等人内心澎湃,激动的波澜在寒冷的锡林浩特夜空中温暖地涌动。

  科学皇冠上的明珠

  创新团队在36小时内完成了全系统集成和测试,按预定程序完成了放飞和临近空间飞行测试,高度达到2万米,并实现了昼夜持续动力飞行,完成了定点着陆和完好回收。

  这是全球首次成功完成的、具备完整功能的临近空间飞艇飞行试验。本次试飞实现了快速组装、持续动力、循环能源、可控飞行、定点着陆、可重复使用的目标,其综合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是我国临近空间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

  临近空间飞艇是航空航天科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也是世界性难题。临近空间是指距离地面20km至100km的区域,它包含了大气层中平流层绝大部分区域、中间层的全部和热层的底部。

   全新飞艇设计理念

  “我们终于不用跟在美国后面走了,终于有一种飞行器可以跟美国齐头并进,甚至是超前的,”对于核心团队成员孙康文来说,这个梦想使他激动,他毅然放弃了两次出国深造的机会,为的就是使中国的临近空间飞艇在世界上不落后、甚至是超前发展。对他而言,比起出国深造,为飞艇设计太阳能循环能源系统及核心部件的研制、测试和集成,更加迫切、更加需要他。

  2015年“圆梦号”的研制,团队在多年积累基础上,采用全新的飞艇设计理念,从总体布局到内部结构都采用创新方案;特制了新型的多功能层蒙皮材料;采用高效的自封装半柔性太阳能电池,解决了太阳能电池效率较低的问题;引入增强机器学习技术,使无人值守飞行成为可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每天都在进行头脑风暴

  经过多年发展和技术积累,临近空间飞行器创新团队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科研队伍,核心成员主要来自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仪器仪表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是一支融合了多个学科的飞行器综合研究团队,同时这支团队也是航空科学与国家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团队核心成员中最小年龄只有29岁,平均年龄32岁,团队的技术开发以博士生和硕士生为主,平均年龄只有24岁,他们年轻却扎实,思想活跃而又细致认真。

  陶国权进入大四就接触了临近空间飞艇的研制,他一下子就迷上了这个飞行器。“从06年到现在,我们面对过挑战,付出了很多,也亲身见证了我们的梦想和理想逐步成为现实。临近空间飞艇有很多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每次看到它试飞成功,我都无比激动和欣慰,感觉一辈子就值了。”如今,他已经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顶尖专家,负责的临近空间飞艇结构和推进系统经历的数次高空飞行的考验。

  郭虓和梁浩全都是86年出生的博士,接触临近空间飞艇是他们的大三时光。如今,郭虓是飞艇软件系统的总设计师,梁浩全是飞艇航电硬件系统研制的负责人。

  “在团队中,我可以充分、自由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梁浩全说。

  “有了这个平台,就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每天都在进行头脑风暴。”郭虓说。

  团队的每个核心成员都身兼多职。他们既要完成高校教师讲课、指导学生、学术研究等各项基本工作,还要担负繁重的工程技术攻关、生产管理、试验组织等任务。例如,刘东旭负责飞艇平台的总体设计、飞艇蒙皮材料开发、飞艇囊体分系统研制以及试飞试验的组织实施;郑泽伟负责飞艇的飞行控制技术研究和验证试验;李保国负责飞艇导航技术的研究,负责试飞场的建设与试飞保障。祝明负责团队整体管理、运行和对外合作,以及临近空间应用系统与电系统的总体设计。

  “我们集中办公,每周都开例会,对周进度进行追踪,同时对创新灵感进行深入探讨;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得了从北航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的多方面支持。” 祝明说。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