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晨曦的三次“转身”
- 发布时间:2015-11-25 01:30:53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欧阳晨曦的微信昵称叫“功夫熊猫”。圆圆的一张娃娃脸,笑起来一团和气,当记者11月中旬在北京阜外医院的办公室里见到他时,他给人的第一印象的确很像好莱坞大片里身怀绝技却“软萌”的功夫熊猫“阿宝”。
刚坐下聊了没十分钟,记者就发现,欧阳晨曦的性格也像“功夫熊猫”一样憨厚、实在。
“我并没有为叶利钦做过心脏搭桥手术,是我在德国的导师Haverich做的。”
“我和裘法祖老先生不是通过人造血管结缘的,裘老先生是一直关心我成长的老前辈。”
“研究人造血管的初衷?起初没想那么多,就是为了要评职称,才找到这个科研项目。”
一开始,欧阳晨曦就“更正”了履历中的几个“爆点”,“那些都是误传和误读,请你一定帮我澄清。”他一脸严肃。
“我只是很幸运,一路走来都很顺利。要非说有什么特别之处,大概是我‘爱折腾’的性格。”欧阳晨曦说。
从当大夫到搞科研
小口径人造血管有了“中国造”
在一长串耀眼的头衔中,最夺目的是一个永远也不会被冠以“曾经”的“荣誉标签”——国内首例小口径人造血管的发明者。
欧阳晨曦萌生要研制人造血管的念头,是在2005年。2000年自德国学成归来,他一直在武汉协和医院的血管外科做主治医师。在国内的职称晋升体系里,没有课题、论文等科研成果,就很难更进一步。“我不想做一个太普通的人,稳定的收入、安逸的生活,这些都不是我最想要的。”不愿就此单纯做一个临床医生的欧阳晨曦暗暗决定,要选个方向搞科研。
在德国深造期间做过大量心脏搭桥手术的经历,对欧阳晨曦的触动很大。欧阳晨曦介绍,心脏搭桥手术要用到小口径血管,但当时市面上还没有符合要求的小口径人工血管,手术时医生只能从患者的腿上划开一道口子,取一条大隐静脉做心脏搭桥。回国后,欧阳晨曦发现,目前国内也没有自主制造的人造血管。目前医院使用的人造血管都依赖于国外进口。虽然用量不多,但对于普通患者来说,成本仍然很高。
“我不想做太基础的研究,要做就做能应用于临床实践、别人没做过的领域。”抱着这个信念,欧阳晨曦开始了人造血管的攻关之路。
准备工作就花了一年时间。“那时我只是一个临床医生,会开刀,根本不会做科研,都不知道研究该从哪方面入手。”通过阅读大量的资料和别人的研究成果,欧阳晨曦意识到,人造血管之所以难以研制成功,最大的技术瓶颈是材料问题。
欧阳晨曦告诉记者,目前世界上实验人造血管的材料主要有两种:涤纶和聚氨酯。国内主要以涤纶为材料,在预凝涂层方面做得不够好,无法解决渗血问题。国外最热门的材料是聚氨酯,这种材料的弹性很好,但质地太软,防切割的能力很差,缝合起来也容易渗血。
对材料学并不在行的欧阳晨曦找到了武汉纺织大学的徐卫林教授。“徐卫林是搞材料的,没见过人的血管,我就给他切了一部分从人体截肢下来的废弃血管,请他去检测血管的弹性数值、各种物理性数据,以便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我们的研究奠定基础。当我们把检测数据发表在网上时才发现,全世界竟然没有人做过这样的人体动脉血管弹性数值检测,我们是首创。”谈起这段意外得来的“首创”成果时,欧阳晨曦很“得意”。
有了数据参照,半年多后,经过反复实验,他们发现,把涤纶和聚氨酯结合起来,在聚氨酯中间增加一层涤纶织物,能起到加固作用,解决了渗血的难题,检测后发现其生物、血液相容性指标也都远远高于单纯用涤纶和聚氨酯材料制作的人造血管。“我们是第一个提出用‘夹心饼干’的方式去做人造血管的,它的物理性能很像真的血管。”欧阳晨曦骄傲地说。
为了验证实验效果,他们将一段长5厘米、直径4毫米的人造血管植入9只小狗的颈动脉。一年后,取出的血管仍十分通畅,且其生物相容性、血管栓塞检测等均基本符合临床要求。
2008年,欧阳晨曦团队研发的小口径人造血管技术获得国家认可,接连拿到“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和“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009年,这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认证。
从搞科研到开公司
“第一个吃螃蟹”的科研创业者
用欧阳晨曦的话说,走到今天,多半是性格使然。“我是一个‘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他的履历看,无论做什么,他的确是始终在赶第一波潮流的人。
2009年2月,武汉出台“3551光谷人才计划”。看到政策出台,本来还在犹豫是否要卖掉人造血管专利技术的欧阳晨曦决定,利用政策扶持自行创业,把自己研发出来的技术转化成产品。2009年4月,欧阳晨曦注册成立武汉杨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从科研院所走向企业,我们根本不清楚‘游戏规则’,走了很多弯路。”回忆起公司刚成立时的情景,欧阳晨曦感慨地说。
“在实验室做出的成果只是一个‘手工样品’,
所有数据都不会被采纳,所有操作条件我们也全都不具备,一切都要从头来过。”欧阳晨曦并不清楚到哪里去找检测机构、外包服务和投资商,一个人单打独斗摸索了两年,公司毫无起色,“头几年公司只有两个人,我和文员。”
转机出现在2010年,欧阳晨曦受邀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做了一年客座教授。受那里创业氛围的影响,通过和投资人、华人创业圈去接触,他慢慢“开窍”了——“做企业不是一个人的事,要让更多的合作伙伴参与进来”。
回国后,他开始“恶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创业课程培训,也认识了很多创业圈的人。2014年,公司成功融资2000万人民币,公司也最初的两个人,变成了一个拥有生物技术、药学、管理学等几十位专业人才的团队。“杨森”的下一个目标,是在新三板上市。
目前,人造血管的标准化生产也在步入正轨。“杨森”已经拿到了国家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动物实验、临床实验。预计到2018年,就可以拿到产品资质认可,正式投入生产。一旦成功,“杨森”将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小口径人造血管商业化的生物技术企业。
“我的成果就像是我的孩子,实验室做出的‘模型’就像刚出生的婴儿,把他丢弃给别人‘领养’,不如亲自培养他到18岁,再放手让他去闯。如果当初把技术卖掉,我就不会参与到成果的后期转化中去,这个项目很有可能会‘死掉’——而现在,我的‘孩子’已经18岁了。”欧阳晨曦欣慰地说。
从开公司到搭平台
期望帮更多人实现成果转化
就在“杨森”的运转步入正轨之时,欧阳晨曦辞去了总经理职务。现在,他只以创始人和顾问的身份为企业把控方向。
欧阳晨曦告诉记者,他未来的工作将“上到另外一个高度”。现在,他的最新身份是北京阜外医院的医生。
“我希望利用北京阜外医院在全国心血管诊疗方面的资源优势和影响力,搭建起一个创新孵化平台,让更多的医生、科研人员能够顺利走上创业之路。”欧阳晨曦告诉记者,他希望组建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并引入社会资本,为有创业愿望的科研人员提供人才、资金和成果转化服务方面的支持。
和2009年决定创业时一样,这一次,在北京重新出发的欧阳晨曦又借上了好政策的“东风”。
“今年10月,新修订的《促进成果转化法》正式出台,加强了科研机构积极转化科技成果方面的引导和激励,这对科技创业者来说,是个好消息。”欧阳晨曦鼓励更多的科研人员投入到成果转化、自主创业的浪潮中来。他表示,在医学、材料学等专业性强、科技含量高的领域,科研人员多年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能对创业起到事半功倍的积极作用。“科研成果转化,也是科研人员的本职之一。国家为科研项目提供经费支持的目的是为了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从而造福社会,如果科研成果只以论文、项目专利的形式,锁在学校的档案柜里,是对国家资源最大的浪费。”
欧阳晨曦希望,他正在酝酿搭建的创新孵化平台能帮助更多的科研人员顺利实现成果转化。“在我看来,帮助与分享是更快乐、更有意义的事情。”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