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让“红十字方队”成为闪亮名片

  • 发布时间:2015-11-17 09:18:3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上世纪90年代末,一部描绘第二军医大学的电视剧《红十字方队》风靡全国,做一名人民军医成为无数青年的光荣梦想。从2000年起,第二军医大学“红十字方队”医疗服务博士团深入老区、边区、营区、少数民族地区,送医送药和医疗帮扶,服务军民的脚步一迈出就是16年不停歇,使“红十字方队”在社会和百姓间再次引起普遍反响。近期,中央媒体集中宣传了“红十字方队”医疗服务博士团的先进事迹,号召全军医疗战线学习这支全军先进典型团队,立起“白衣战士”的好样子,让“红十字方队”成为了当代人民军医的闪亮名片。

  白大褂+绿军装:这支团队展现出人民军医姓军为兵的职责所向。吴孟超、廖万清等名医大家亲自为普通一兵看诊,院士博士直接到备战前沿治疗。16年来,第二军医大学“红十字方队”医疗服务博士团上高原、下海岛、闯大漠、走边关,为兵服务的长卷上记载了无数感人瞬间,却从没画过一个“休止符”。人民军医因军而生、因军而存,为官兵健康负责、为战斗力护航是天职亦是责任。卫勤保障能折射出部队战斗力,战场救治能激励起官兵精神气。诸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的现代战争形态,对身心的考验和冲击今非昔比,亟须医疗服务时刻“与兵相随”。人民军医为兵服务,就是要像“红十字方队”医疗服务博士团一样,主动靠拢实战、靠拢部队,跋山涉水巡诊进哨所、出海远航送药到舰舱,坚持面对面与兵问诊、心贴心为兵解痛,切实让“白大褂下始终罩着绿军装”。用医疗服务暖兵心、从听诊器里知兵情,真正成为“平时呵护官兵健康、战时守护官兵生命”的贴心人。

  送关爱+传技术:这支团队展现出人民军医造福百姓的根本宗旨。行医送药进村寨,专家到炕头把脉。16年来,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团足迹遍及新疆、青海、西藏、四川、广西等9地,总行程超过30万公里,将先进医疗技术传播到落后地区,为老少边穷地区留下一支支“不走的医疗队”,被誉为“广大农牧民的福音”、“民族团结的使者”。人民军医造福百姓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像“红十字方队”医疗服务博士团一样,与人民群众真挚朴素的鱼水深情永远不变,把满腔爱党爱民的真挚感情转化为造福百姓的过硬本领,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群众中去,悉心将每一次百姓义诊视作贵宾诊疗,亲手为每一位父老乡亲送上暖心服务,为融洽医患关系、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立起标杆和楷模。

  冲得上+救得好:这支团队展现出人民军医保障打赢的血性担当。灾情险情冲锋在前,应急救治随叫随到。16年来, “红十字方队”医疗服务博士团先后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特大安全事故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奔赴海空、二炮多个备战前沿遂行卫勤保障任务,部分博士团成员积极参加国际维和、抗击埃博拉、人道主义救援、联合军演等重大军事行动,并针对卫勤保障行动中的伤病特点设立研究课题,以实际行动证明“一支博士团就是一支战斗队”。纵观我军历史,医疗工作者皆是“白衣战士”,抗战时期的八路军卫生员既要救治伤员,又要扛枪杀敌,“打仗我先行”对于军医从未例外。当前,新型作战样式大幅提升卫勤保障难度,随着生物战和生化武器悄然兴起,卫勤对抗、战场救护等在现代战争中愈加不可或缺。新形势下,人民军医履行保障打赢的神圣使命,就要像第二军医大学“红十字方队”医疗服务博士团一样,胸怀血性胆魄、长铸战斗精神,不论院士博士“首先是名战士”,使命召唤即能“冲得上、救得下、治的好”,努力让思想紧跟战场、让床位连着战位,聚焦为军为战进行研究攻关,依据兵种疾病谱开展专治服务,将部队作为“医为兵、研为战”的病例库和活水源,用医疗成果惠及官兵,以卫勤实力保障官兵,矢志成为“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卫勤尖兵。

  高学历+接地气:这支团队展现出人民军医砥砺作风的可贵品质。院士博士在基层摸爬滚打,名医大家下部队采集课题。16年来,一批批“红十字方队”博士团成员不远万里送医送药、悉心取经基层实践,在服务军民过程中广受教育、锤炼作风、增长才干,走出了国际知名血管外科专家曲乐丰、心胸外科专家王志农等52位名医名家,充分证明火热基层永远是育人无声的大课堂。当年在晋察冀边区,白求恩曾把皮鞋让给伤病员,自己穿草鞋、打赤脚,他对聂荣臻司令说:“我是来和你们同甘苦的,而不是来享受的,要是为了吃得好、穿得好,我就留在加拿大不来了!”新一代人民军医练就过硬素质、培塑优良作风,就要像“红十字方队”医疗服务博士团一样,把基层磨砺视为培育“四有”好军医的重要一课,下火热兵营施展才华、到老少边区建功立业,与基层官兵同甘共苦,与人民群众栉风沐雨,在实践中知兵情、察民心、长才智,夯实爱党报国立业的崇高理想信念。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