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桂浩明:追捧“二孩”题材需谨慎

  • 发布时间:2015-11-06 09:18:36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桂浩明

  继两年多前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全会上又决定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此举深得人心,在资本市场上也引发了热烈反响,一时间与之相关行业的股票受到大追捧,并且形成了炙手可热的所谓“二孩”概念题材。股市有这样的表现,应该说也不难理解,毕竟调整实施了35年之久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社会及经济格局都会带来极大的改变,股市的神经从来都是最灵敏的,借机炒作,在情在理。笔者在此想要谈的是,各方投资人还需科学、全面地看待“全面二孩”政策,对由此在股市上派生的“二孩”概念,更是要审慎对待,不能陷入盲目。

  据统计,现在国内符合生育二孩条件的夫妇约有9000万对,有人据此得出结论,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全国每年将会多生育3000万,甚至更多的婴儿,从而掀起巨大的“婴儿潮”,形成对相关产业的强烈需求,进而对经济产生显著的向上拉动作用。当然,从模型推理上来说,这是能讲得通的。但问题在于,有资格生育与实际生育,并不是一个概念。

  从开放“单独二孩”的实践来看,当时全国符合这一条件的夫妇有1100万对,因此也有人估计一旦开放将会出现生育高潮,会多出生几百万婴儿。但实际情况却是在开放的第一年,全国提出生育二孩申请的单独家庭才70万户,远低于预期。而事后的跟踪统计显示,实际出生率还要低。换言之,也就是“单独二孩”政策并没有带来婴儿出生率的大幅度提升。有此前例在,开放“全面二孩”后会否像一些人预期的那样出现婴儿潮呢?答案显然并不乐观。

  原因在于,人口政策固然可以调整,从而为二孩的出生提供合法的环境,但是三十多年来执行独生子女政策的深层影响,乃至被政策所改变的人的生育观念、人口文化,绝对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扭转的。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升,一方面养育子女的成本是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老年人对于子女在经济上依靠在下降,这就导致了人类的生育意愿总体呈下降态势。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一点尤其突出。在当今那些人均收入偏高的国家和地区,生育的欲望都不高。而在我国,长达几十年来的计划生育宣传,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弱化了居民的生育意愿。另外,不够充分、健全的社会保障,以及职场上的巨大竞争压力,也使得一些即便有意生育二胎的家庭,迫于经济上的考虑而放弃。尽管受惠于“全面二孩”政策的家庭要大大多于受惠于“单独二孩”的家庭,因此此项政策的落地,的确会带来人口出生率的上升,但参考实施“单独二孩”后的情况,数量很可能只是上千万这样的级别,达不到3000万的水平,而如果只是1000万左右的增长,对现在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而带来的每年人口出生数而言,并非是一个太高的增长率,显然也无从对实体经济产生太大影响。

  于是,问题也就可以回到股市上了。有人根据最乐观的估计,一旦形成婴儿潮,将会带来几千亿的新增消费,并且推导出对GDP有多少个百分点的拉动。但如果婴儿潮这个前提不存在呢?由于普遍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开放“全面二孩”以后所带来的新增需求,实际上完全可以消化。至于说因为有了二孩政策,对住房的“刚需”将从三房变为四房,那就更严重脱离经济发展实际了。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买三个房间还是四个房间的住宅,并不取决于有几个子女,而是有多大支付能力。在这个意义上,现在那些“二孩”概念股的暴涨,大都是被炒作的结果,并不具备多少真实基础的支撑。回想三年前宣布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市场上一度连钢琴公司的股票都大涨,理由是将来学钢琴的人会增加。对普通家庭来说,有两个小孩是否就会买两架钢琴,这似乎不应成为问题,但当时股价就这样涨上去了,足见市场的疯狂程度。相比之下,这次“全面二孩”政策推出以来,市场上相关股票虽然也很红火,但同两年多前相比,还是要逊色些。但尽管如此,炒作之风仍然不小,而且其建立的前提是已为实践所证伪。

  基于此,笔者也就不得不提醒:追捧“二孩”需谨慎。

  (作者系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

  ?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