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融资担保业:多而不强欠发展

  • 发布时间:2015-11-06 07:34:58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杨世智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困境,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融资担保行业,期望这一行业能够迎难而上,探索出一条适合甘肃省情的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之路。

  近年来,我省将融资担保业作为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不断加大引导和扶持发展力度,成绩可圈可点。然而,面对当前面临的形势,对比兄弟省市融资担保业发展状况,我省的融资担保业发展仍处于“盆景”阶段,尚未形成推动全局发展的“风景”,数量不少,却实力不强,整个行业发展还需要一个“质”的飞跃。

  纵向比较:实现突破性发展

  纵向比较,“十二五”期间是我省融资性担保业取得突破性发展的一个阶段。

  2011年初,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融资担保业发展和监管工作的意见》,以解决市场主体融资担保困难为宗旨,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等措施,引导和鼓励企业资金、民间资本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融资性担保业市场建设,拉开了全省融资性担保业快速发展的序幕。

  其中,为了向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安全有保障的融资担保服务,引导融资担保业市场发展,2012年甘肃省公航旅集团发起设立了全省最大的国有融资性担保机构——甘肃省融资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8亿元。成立以来,该公司充分利用自身资本金雄厚和国有资本的信用优势,全力发挥金融杠杆的放大作用,不断提高金融支农、支小、支弱的覆盖面,先后在金昌、庆阳、天水等地设立了8家经营性分支机构,培育和扶持了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中小微企业,有效缓解了一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今年9月末,该公司已累计担保客户1500余户,累计担保贷款115亿元。

  同时,为实现融资性担保机构对全省所有县区全覆盖,2012年6月,全省58个贫困县在同一天成立融资性担保机构,面向涉农企业、小微企业和种养殖户提供担保服务,以此探索破解“三农”领域和贫困地区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为了进一步增强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完善担保业的担保机制和抗风险能力,今年5月,我省又以原甘肃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整体改建设立了省级再担保机构,全面开始全省担保再担保体系建设。

  截至2014年底,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数量已从2010年的123户增长到了364户,年均增长31.2%,平均每年成立新机构60家;实收资本总额由2010年的46.8亿元增长到了220亿元,年均增长47.2%,平均每年有34亿元资金被“输血”到融资性担保业;在保责任余额由2010年的73.2亿元增长到了404亿元,年均增长53.2%,市场以每年平均82亿元的速度扩张;新增担保额由2010年的69.8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26.9亿元,年均增长47.1%,平均每年新增担保额64亿元。

  横向比较:多而不强

  但横向与全国兄弟省市相比,我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多而不强。

  从数量上来说,我省在全国属于担保机构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按照省市GDP在全国的占比测算,我省担保机构数量应在90家左右,但实际上2014年底的动态数量达到了364家,占全国担保机构总数的4.4%,绝对数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名第11位。

  但以担保机构的“家底”、融资担保放大倍数和盈利能力来比较,我省担保机构与兄弟省市仍存在着很大差距。以2013年为例,据统计,当年全国融资性担保机构户均注册资本已过1亿元的“门槛”,而我省担保机构户均只有5444万元,仅占全国平均数的54.3%。“家底”不厚,只能“小打小闹”。当年,我省担保机构户均融资担保余额只有0.95亿元,而同其全国担保机构户均融资担保余额达到了2.71亿元;我省融资担保机构放大倍数只有1.5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84倍,也远低于业内放大3-5倍的盈利标准。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加大,我省融资担保业的“短板”也逐渐显露。2014年,全省行业实现净利润4102万元,但如果扣除资本金利息收入,行业整体亏损7350万元。今年1-8月,有44家担保机构退出市场,实收资本总额比上年减少20亿元,在保责任余额减少32亿元;新增代偿4.6亿元,而去年全年代偿额为1.3亿元,2011年只有2481万元。

  俗话说:出水才看两腿泥。我省担保业实力如何,在市场实践中一目了然。

  未来发展:需要以问题为导向迎难而上

  面对当前我省融资性担保业发展现状,政府部门和业内在感到焦虑的同时,也以“问题为导向”探索着未来发展之路。

  其中,针对“多而不强”市场环境下产业的担保机构不规范问题,前不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融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银行托管暂行办法》和《甘肃省融资担保业风险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以银行托管注册资本金的方式,从根本上遏制担保机构的不规范经营行为,并严厉打击担保机构从事高利放贷、非法集资等违法经营行为,消除行业风险隐患。同时,监管部门也从担保机制的设立、退出、监管、风险提示、宣传教育等机制入手,进一步完成监管机制。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数量将从以前的“井喷式增长”限制到科学合理的范围内,一年以上未开展融资担保业务、违法及严重违规的担保机构,将被依法合规清退。同时,整个市场也将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优胜劣汰。

  担保机构100%承担融资担保风险,是我省融资担保行业目前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对此,省再担保集团建议加快建立“银担风险分担机制”,推动各类风险基金联结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及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同建立比例责任再担保机制、财政风险补偿机制,最终建立起“政府+银行+再担保机构+担保机构+企业”共同承担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